如果不是看到马赫沙拉,可能根本不会点进这部电影,记忆中的马赫沙拉还是《纸牌屋》里面那个总能把事情安排好的雷米,运筹帷幄,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所以有点期待这个新故事。
但因为奥斯卡的缘故,电影多少有点被吹的过头,捧杀迹象鲜明。并且对整个最佳影片的扒皮影评已有不少了,就现在来说,只能简单谈谈对这部电影的一些看法。
60年代,男主角Tony是一个酒店领班,但是因为酒店装修缘故有几个月没有收入,所以Tony(男主)被朋友推荐当雪梨(马赫沙拉)的司机,载着雪梨去南部地区进行演奏。
影片从一开始就在描写60年代的黑人有多受歧视:
1、Tony在家睡觉老婆找了维修工人修水管,Tony的家人会觉得黑人水管工要杀人越货,全部来Tony家看电视监督黑人水管工;
2、Tony直接把黑人水管工喝完的玻璃杯丢进垃圾桶,仿佛有传染病会感染;
3、黑人去南方地区需要严格遵守行车手册,走错酒吧就会被胖揍;
4、被庄主邀请演奏结束后,即使去白宫演奏过两次,依然无法和正常宾客一样使用洗手间;
5、警察不在乎你做了什么,只要你是黑人,那你就有罪;
6、以及最后,你是黑人你可以在此演出,但吃饭这种事情你的白人司机可以,你是黑人你不行。
这并不是很久远的事情,不是内战时期南北方对峙,只是大约60年前。最可怕的事情是,这种事情直到今天还依然存在。
整个故事里面也包含了两种不认同:
1、Tony对黑人的不认同;
2、雪梨对自己不认同,不希望自己被打上带有歧视意味的“黑人”的标签。
Tony一开始并不认同雪梨,甚至不感激雪梨给了他这份well paid工作,直到雪梨开始教Tony如何写love letter,看到雪梨一个人在黑夜里寂寞的喝酒,看到雪梨的脆弱,知道雪梨为了世人改变看法而努力坚持。
最后Tony不能够理解雪梨为什么这么做,但是他敬佩雪梨坚持的精神,邀请雪梨来家里参加圣诞party。Tony的家人不能够理解为什么Tony会改变态度,但是他们愿意相信Tony的决定。
Tony在生活中的一系列小聪明,开始也让雪梨很不理解,为什么明明警察错怪了我,你却用买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雪梨在很多事情上的坚持并不是单单为了坚持这件事情(除了乱丢纸杯),而是为了不被人打标签。Tony觉得很多事情没有大害,主要是为了与己方便,不伤大雅又能直接解决问题,为什么不做?
因为在Tony的世界里,很多时候只看谁的拳头大,讲道理这种事情并不是一直存在着。Tony正在用自己“聪明”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上存活着,让他能够很好的赚钱养家,所以从Tony的角度上看,这件事情并没有任何问题。
雪梨的不认同始于自己,只有低等的黑人才喜欢爵士乐,只有黑人才喜欢吃炸鸡,只有黑人才会随地大小便。
他不希望有人会发出类似的声音:哦,你喜欢爵士乐啊,因为你是个黑人所以你喜欢。
在雪梨的世界里,他不希望自己和任何与黑人有关的字眼划上等号。
直到最后,失落的走进酒吧,开始使用某不知名钢琴开始演奏以后,雪梨才开始接受自己,这不过就是自己最热爱的音乐,音乐能够给白人带来的快乐,也一样可以带给黑人,喜欢音乐这件事情上,并没有肤色上的区分。
那次的演奏,大概是雪梨真的发自内心的在笑,而不是在其他的演奏会上,礼貌而又不失优雅,不知道自己的演奏是否能够获取认同。
我喜欢只是因为我喜欢,不是因为我是谁。
成人生活中没有对错,相互理解才可能解决问题。
整个故事中,雪梨和Tony的冲突也制造的很巧妙,“聪明的”Tony不能理解“聪明的”雪梨为什么要制定这么多条条框框给自己找麻烦。
但雪梨的人物塑造更加的丰富也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得奖也没啥悬念(丝毫没有感受到竞争压力)。
本片最大的彩蛋在Tony,觉得面熟就去搜了下演员,然后发现Tony演过《指环王》三部曲,并且每一部都有参演。刷了不下十遍的我竟然没认出来他到底是谁,内心的不服让我一路往下搜才发现,Tony演员叫维果-莫特森,在《指环王》里面演人皇“阿拉贡”。
为了角色的牺牲也是挺大的。以至于我都想把标题改成“被男配全面碾压,人皇阿拉贡爆肥50斤依然痛失奥斯卡”。
3月1号就上映了,朋友们不要错过。
为了人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