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起点就是要了解自我心灵的状态
根据自身状态持续性的调整,安抚,提升,适度,理解自身状态好与不好的原因,也接受自身颓废的一面,根据自己量身定制属于自我的状态,无需跟着外部需求走,因为很多不切实际的努力等于透支,并且因噎废食,消化不良。
比如曾经中国的大跃进
认识到自己渴望的东西背后的原因
比如一个疯狂想搞钱的人,背后肯定是穷怕了,他可能对一切消费都不怎么感兴趣,反而对于投资理财更多偏好,会为了一个商业机会努力,也会为了客户毫无意义的事情努力,也会正面认识到自身不足,强力去补足,自我要求并进化
这个和沉思录里面平和,安宁是不一致的,但是如果能让自己接收,并且安宁享受过程也没啥不可,尽可能不要被外物绑住,拿得起放的下。
活在当下,学习自己潜意识的东西,然后安宁的去做就行了
只对意志可控之物做出判断,专注精神,专注于吸引你的事情
不要害怕短缺,学习健康人的生活,因为我们终将失去所有曾经最渴望的东西
要对抗失去这种恐惧,比如富人最怕一无所有,他们会失去服务,失去成为残疾人的权利,失去面子
要学会对抗这种恐惧而锻炼自己,让自己的理性,训练,阅读都朝这个目标,当不畏惧失去,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认识一个朋友,非常独立,女孩子,她看过最美的极光,走过藏区阿里,跑过法国俄罗斯,让我意识到一个女孩子可以多洒脱,她的过去不亚于经历过一场海啸的痛苦,但是她自己却异常坚强。
她的所有都是在完成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没那么富裕,甚至某种意义上算是完全和当下价值观不相符
学习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欲求,你可以追求结果,但是要内心平和的去追求,而非急功近利
不畏惧失去,只控制能控制的东西,过宁静而幸福的生活才是追求
沉思录三本书都已经看完,第三本没有前两本沉思录给我的作用大,所以说读书是无法批量的收获的,更多是私人定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