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这是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之一,此中“吴宫”不是馆娃宫什么的,而是“苏州”的代称。我要说的,也是苏州。
五年前到苏州求学,只道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懵懵懂懂感觉这江南古城的一草一木都是那般新鲜别致,究竟怎么个别致法,却也未尝理会,久而久之便对周围一切习以为常。四年后离开她,去往更东边的明珠上海,参差错落的立交桥和轨道线路间,渐渐怀念起她古典而安静的地面,原来我,最忆是吴宫啊。
忆起苏州,不得不提白居易那句脍炙人口的词“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真个是让人心醉神迷!虽然我既没有喝过苏州自酿的吴酒,也没品过享誉茶界的碧螺春,但我想,以水乡闻名的苏州,那纵横迷离的水道不就是一杯酒或一盅茶?自然,这只是文人骚客诗意的想象,现如今靠着水路赚钱的要么是货船,要么是游船,两者都是为生计奔波的,在他们的眼中,姑苏水道的滋味并不单单像酒或茶那般清闲落拓了,繁忙的水运——尤其是古代,乃是苏州经济大动脉。但是水依然是苏州城一个标志所在,京杭大运河和护城河时常化作主干道边的风景,寻常巷陌间也时见杨柳扶疏低映着小桥流水。还有,人们来到苏州,首要看什么?园林。这就对了,园林里又是什么必不可少?水。浅浅楼台,半亩方塘,天光云影,荷风送香,这味道怎会比词中的吴酒差呢?倒是这吴娃不常见,开放后的苏州也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新平台,你在大街上见到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女子,装束、神情与其他地方的没什么不同,陆文夫散文中那个深巷弹琵琶的吴女,那个赶着清晨叫卖“阿要买青菜……”的吴女,皆成旧人们记忆中的老照片了。我只曾在夜游网师园时看过一个古典舞表演,但那也是全国通行舞种,无关吴文化本身。于是,这醉芙蓉般沁人心脾的描绘便成了我美丽的缺憾。
倘说这样的缺憾是不得不留,有的缺憾却是不定要有的。比方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那苏州的水是这般的美,苏州人呢?人的性格总会从说话的语气透露几分,去苏州之前,家里人便说那边人说话是“吴侬软语”,爸爸回忆起小时候在苏州听邻里大人们的聊天,形容那声音婉转细腻,温柔清甜,妈妈也说那边的女人吵架都似在唱歌。问题是我四年间只听惯了周边人的普通话,对于深巷民居的苏州话却不甚留意。可我却丝毫不怀疑他们所说的真实性,因为在公交车报站时,播放器中总是飘出一缕温柔亲切的女声,我总是听不懂她说的是什么,但是次数多了,也就大概了解那是报站和提醒老幼妇孺注意安全的话,苏州的老人是非常多的,尤其往较偏离城中心的木渎、光福方向,那佝偻的老人偶尔嘴里掉落一两句地道的吴语,那声调的确是细腻婉转,很耐听,像五芳斋的芡实糕一样糯糯的马上就要融化了去。可惜我终究是惫懒了点,对那边的方言研究不够,比如怎么发音,为什么会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也许可以从听评弹和昆曲中得到一点启示,一个地方的音乐和说话总是有点相似的。譬如陕西的音乐都是大起大落的,大于四五度的音程俯拾皆是,善于表达一种大开大合的情绪,而陕西人说话的音调也很高亢很有劲头,他们的嗓子是完全打开的。而苏州人的嗓子是欲开还闭,像一朵雨露中欲放还羞的栀子花,一个字也要细嚼慢咽,《游园惊梦》里的“原——来——”就是这样缓缓的从闭到开又从开到闭,所以说听着昆曲,喝着碧螺春,曲得细细听,茶得慢慢品,否则一声还未了,茶叶已见底了。
品茶、听曲,慢慢的就会让人想起《红楼梦》。书中那个“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山塘街也是在苏州的,香菱出生在这条街,林妹妹的家阊门也在街道边。这条古街我去得最多了,因为它就是一个小型的周庄、西塘、甪直,白墙黑瓦,“人家尽枕河”,水乡风貌浓缩于中,又免费开放,如何能不吸引人一次次回头品访呢?这里是传统苏州人商业饕餮的历史走廊,绣庄、茶庄、木板年画“桃花坞”、瓷器作坊、手工泥人儿……只一听就感觉穿越到南宋了。如果园林是端坐在小巷围墙里等待有闲有钱人来寻访的大家闺秀,山塘便是市民邻里间没有架子的小家碧玉,虽然她准你无钱来访,并总是笑容可掬,但凭着这些琳琅满目的古典商店,不钱囊鼓鼓也不至于腹中缺油。山塘繁荣的今天,源于千年前白居易的开凿和治理,于是后人还在山塘河边建立了他的纪念祠,解放后的兴盛,得之于苏州市人民对文化的厚爱,和它自身聪慧的生存之道,生意人靠它盈利也兴旺着它,政府靠它增税也保护着它,人们靠它愉快也滋养着它,互利双赢是这条古街常葆青春的奥秘。至今我还记得在山塘街淘到埙的那次诗意的经历,那条七十块的米黄色褶皱连体裙,既衬肤色也衬形体,很好看很实惠,重要的是在山塘遇见的呀。山塘,还是那个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风流不但在商业的繁华,更在于一座城市的书店,因为它们集中蕴藏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我很少买书,但经常逛,苏州的书店我逛过的有猫的天空之城、苏州古旧书店、新华书店、雨果书店、蓝色书店、还有观前街和乐桥地铁站的两家二手书店,十全街的静思书轩也有书买,不过多为佛经之类。猫的天空之城在山塘有两家,平江路有一家,去得多的是山塘西门的,它与一家评弹馆对门,一楼卖各种文艺情调的书,还有明信片墙和读者桌子,写给未来的明信片成为年轻文艺青年的时尚乐事,二楼是露天阳台,秋千椅,供应饮料咖啡。雨果书店、蓝色书屋和静思书轩都坐落在沧浪区,这是苏州的文化名区,沧浪亭和网师园在这里,苏州图书馆在这里,历史悠久的十全街也隐居于此,这三个书店都比较偏僻难找,故而读者多是通过豆瓣上的同城活动被吸引来,渐渐的就熟悉了它们,静思书轩去年四月请来孟昌明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开了场美术讲座,让我开足眼界,后来与到苏州旅游的朋友在此喝了一壶二十多的茶,这里优雅的环境、轻和的人声让人觉得真是“苏州”啊。苏州古旧书店坐落在如今的地铁一号线乐桥站边上,那年每次从昆山演出回来都要在此出站,于是顺便就进去看看,看得最多的是最里头的艺术类书籍,各种画家音乐家书法家的心得理论让我如痴如醉。观前和乐桥站附近的二手书店,都是论十几块一斤,书多是盗版书,倒也藏量较广,偶尔翻翻不求精确倒别有幽趣。一个城市,书多人就容易安静,肚里书多,人就变得雅。所以不但书店可以体现城市的文化,爱书爱艺术的人亦然,静思书轩的老板说:“孟(昌明)老师的画的好处,在于他在精神领域的不断探索”,十全街龙云阁玉店的老妇人说:“嫁到王(鏊)家后代1的最大好处不是钱多,而是文脉的滋润”。她们身上确能体现这座古城爱文化的精神。
一些人,一座城。关于苏州,忆是忆不完的。石湖的范成大故居,上方山的梅花,灵岩山的馆娃宫,虎丘的斜塔,火车站的黎明,金鸡湖的夕阳,还有那两条建了没两年的轨道一号和二号线,石路老街坊和它对面的新苏……回头算算,我在这里终究还是呆学校的时间多,趁兴游走也是赏玩的性质而已,如此也有一丝对苏州的愧意了。倘若将来有机会重回这座美丽古城,彼时的我会不会更好地迎向苏州的怀抱?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早晚复相逢?最忆是吴宫。
注释:1龙云阁玉店老妇人自称店主是明代苏州文臣王鏊后代。
(2015-03-04 12:17:3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