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买保险时,总会第一时间问我:哪个产品好?或是有什么产品推荐?
这时常令我头疼,因为没有一款产品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放眼市场,每家公司都会说自己的产品保障全、性价比高,是最好的选择。
但事实是保险产品内容复杂,价格差异大,存在很大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
传统的线下销售渠道,代理人能卖的仅一家公司产品,解说自然会有偏向;
而网络上的保险虽然选择众多,却一位地比价,几乎不考虑公司经营、服务等情况,所谓的“性价比”也是带有利益偏向的。
因此,很难以一个标准来说哪一款产品好。
如果有标准,那就是符合自身的需求。但凡一上来就给你推荐产品,不问需求的都是耍流氓。
所以保险配置思路的第一步就是:
一、明确需求:弄清楚哪些风险不可承受,需要匹配什么险种来应对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一些无法承受的风险。弄清楚自己究竟害怕什么,然后再去配置对应的保险,方向也就不会错。
通常来说,我们可能面临的人身风险有4种:疾病、伤残、身故和老无所养。
对应的分别可以通过健康保险、意外保险、死亡保险和生存保险来应对。
01健康保险,主要有重疾险、防癌险和医疗险这几种。
重疾险,应对的是重大疾病风险,保障范围广。当我们不幸罹患重疾时,保险公司一次性赔给我们一笔钱,起到补偿收入损失和医疗费用的作用。
防癌险,只保癌症。比较适合老年人以及身体欠佳的人购买,也可以作为加强癌症专项保障的补充。
医疗险,是先看病后报销的险种,既是社保的补充,也是重疾险的最佳搭档,可以充实我们的医疗保障金。
02意外保险,既保伤残,又保意外身故。这类产品杠杠很高,通常几百块就可以保个几十万。在我们不幸遭受意外时,主要起到补偿收入损失的作用。
03死亡保险,又叫寿险,包括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保险责任很简单,就是身故或全残了,保险公司赔一笔钱。
定期寿险保障一定的期限,比如二三十年,比较适合背负有较大家庭负担的家庭经济支柱购买。可将其理解为家庭经济支柱遭遇不幸时,给予家庭的抚恤金,确保家庭其他成员生活得到保障。
终身寿险则是保终身的,时间长,几乎确定赔付,所以保费也远高于定期寿险,比较适合预算较多,有资产传承安排的人士购买。可将其理解为资产传承金。
04生存保险,又叫年金,就是活着就能领钱的险种。主要是用来应对老年之后没有收入,老无所养的风险。想要做养老规划,就买这种。
弄清楚自己最害怕什么风险,需要配置什么保险来解决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细化方案:
二、细化方案:什么人、什么保险要优先配置?具体要配置多少保额?
01确定配置顺序
家庭里边,谁先买?只需记住一点:遭受风险时,经济打击越大,优先级越高。
显然,正在赚钱的家庭经济支柱是最优先的,其次才是小孩和老人。(然而,现实中很多人都是给小孩买,自己却身无保障)
那险种配置顺序又该如何呢?我比较推荐的排序是: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年金险。这是综合风险特征和配置的可行性得到的结果。
首先,意外险和医疗险分别应对意外和疾病风险,几百块就可搞定,具有“花小钱,办大事”的效果,可行性最高。
其次,不幸罹患重疾还会造成收入损失,所以需要重疾险来应对。(基本上,配置了前面三大险种,意外和疾病风险便解决了99%)
最后,再根据个人、家庭情况考虑配置寿险、年金险。
寿险考虑的是极端情况,即身故、全残,无论是意外还是疾病导致。属于家庭经济支柱标配,建议配置,其它家庭成员则可不配置。
年金险,应对的是长寿风险,考虑的是年老后如何活得更有品质更有保障的问题,是躲过严重意外和重疾的打击后才会面对的风险,预算比较高,所以放在最后来安排。
02确定保额
保额直接决定发生风险时,我们能获得多少赔偿,在整个保险配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见过很多人一份保险年缴保费上万块,主要用于储蓄,但重疾保额却只有10万的;也有给孩子买得多,自己买得很少的。
这样的配置是很不合理的。
试想一下,如果不幸罹患重疾,10万保额足够治病、足够弥补收入损失吗?父母遭遇不幸,孩子的人生由谁来保障?
所以,保额一定要买足,才能有效应对风险。
重疾险主要用来弥补患病期间的收入损失及医疗费用。
通常一场重疾下来需要3-5年的恢复时间,所以建议成人的保额为年收入的3-5倍,并且不要低于50万(这是比较基础的参考保额,一场重疾带来的损失怎么也得几十万)。
而小孩由于没有收入,保额50万起步即可。
医疗险,单款产品保额基本是固定的。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保额基本都是上百万,额度充足,直接买就好。而普通的门诊、住院医疗险,额度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根据需要选择即可。
意外险和定期寿险,一般是根据家庭情况来决定,保额要不低于一定时期内“家庭负债+生活开支”的总额,比如20年内不低于200万。如果没有大额负债,也可直接按10倍年收入的额度来买。
终身寿险,主要根据个人希望传承多少财富给家人来确定额度。
年金保险,保额要根据退休后的养老金缺口来测算,比较复杂,之后再单独讲。
三、选择产品:按需选择,抓大放小,减少纠结
完成前面两步,这才到了选产品的环节。所以,产品只是保险配置的最后一步,切莫绕过需求和险种情况,陷入产品比较里边。
市场上保险产品成百上千,如何快速锁定适合自己的产品范围,需要结合预算、健康状况等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
预算,决定了我们能买哪类产品,应该关注哪类产品。
如果你预算好几万,那么大公司的产品随便挑,保障也是尽可能全面,甚至一次性到位就好。
但如果你的预算只有几千,那要考虑的就比较多了,需要在公司品牌、产品保障力度、价格等方面权衡考虑。
基于2018年国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8228元,以及年保费支出一般不超过年收入1/10的原则,绝大多数人的保费预算也就几千元。
这样的预算情况下,选择产品时我的建议是:
优先确保主要风险的保额足够,再去关注附加保障、公司品牌等次要的点。
举个例子:
选择重疾险时,首先要关注的是,得了重疾能赔多少钱,而不是没得病,钱能不能返还。
所以要买纯保障的产品,买足够的保额;而不是去追求带返还的产品,花同样的钱,保额却只有一半不到。
保障病种方面,除了重疾,有没有轻症,值得计较。因为轻症比重疾更容易获得赔付,附加轻症的重疾险保障力度更强。
而重疾里边,是包含80种疾病还是100种疾病本质上差别不大,就不需耗费太多精力去比较了。因为条款里边前25种重疾是保险行业协会规定的最高发的疾病,占了理赔的95%左右。
至于公司选择,只要经营稳健、服务良好就可以。
懂得抓大放小,优先确保最核心的保障得到解决,大的方向不会错,配置的产品也就不会差。自己也就不用纠结于一些小问题了。
当然以上都是基于身体健康的情况下的选择思路。如果自身身体状况不是那么好,那么首先要关注的是哪些产品核保相对宽松一点,先解决有没有保障的问题,再去看保障的全面性等其它问题。
意外险和寿险保障内容和设计形态都比较简单,选择时同样保障,保费低者优先。
而年金险则比较复杂,涉及收益率计算、年金领取规则等,留待之后单独讲解。
以上便是保险配置的基本思路,具体险种的详细解读我将陆续更新。
公众号:真话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