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二·四四】
苏州桃花坞有女子,姓金,名兑,字湘芷者,诸生金风翔女也,年甫十三。有人录其《秋日杂兴》云:“无事柴门识静机,初晴树上挂蓑衣。花间小燕随风去,也向云霄渐学飞。”“秋来只有睡工夫,水槛风凉近石湖。却笑溪边老渔父,垂竿终日一鱼无。”
桃花坞,即今苏州市桃花坞大街及其周边地区。唐宋时期,桃花河(即第一横河)西北遍植桃树,称桃花坞。街名源于此。唐杜荀鹤游此曾题《桃花河诗》。北宋太师章楶曾在此营造桃花坞别墅,并广植桃李。明弘治十八年(1505)唐寅在此构筑“桃花庵”后,更使桃花坞名闻遐迩。明清时期为手工业作坊的集聚地,桃花坞木刻年画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作坊多达百余家;此外,还有制扇、竹木、牙雕、装裱、蜡签、锡器等工场,成为繁花似锦的工艺街,商业也很繁荣。
金兑,字湘芷,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父金凤翔,母毛毂,幼承母教,善画,能诗。见《清画家诗史》。
金凤翔,苏州人,诸生。(资料缺)。有一则资料载:明代嘉靖莫如士刻本柳宗元《河东先生集》,今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多部,其中有一部原缺页毁字之处,有金凤翔录补描摹。书中有朱墨黄三色批校,又金凤翔绿笔手校、题识,并过录清人何焯、莫绳孙题记。
静机,貌似无欲无念的思想状态,类似闲坐发呆,但在不经意间得到一种顿悟。清·金兑《秋日杂兴》:“无事柴门识静机,初晴树上挂蓑衣。”也指寂静的环境。清·查慎行《自怡园荷花》:“一鹭偶依疏影立,双鱼忽破静机跳。”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