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澜澜身上的看见
澜澜就想坐在君霞助教旁边,这个问题的解决时间是25分钟,在这二十五分钟内:
澜澜的语言是:“我想和君霞阿姨坐一起。”(五次),说了一句“是”,一句“商量”。
澜澜的行为是:苦、可怜、耍赖、身体站不好,不会说清楚话,迷瞪。
无论是第一次学习还是第二次学习,有一个不变的认知就是,在这将近半小时的时间里,听着这样我就想要的要求,并且一边哭,一遍耍赖,姬老师整个的陪伴过程都是给与孩子尊重、陪伴与带领她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让孩子到被爱与理解。
之于自己来说,自己最多可能达到的状态就是三次,如果三次你不调整,我的气就上来了,就会治理你一顿,说教一顿,或者抱怨一顿。埋怨对方怎么是这样的人。
其实这个事情真正的原因在于自己,孩子不会很正常,但自己之所以生气是因为自己想要孩子成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孩子,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生活的时候生活,该吃饭的时候吃饭,都到开饭的时间了,你想坐这儿你想坐那儿,你咋不上天了?自己是非常容易爆的,因为自己不想干,还总期待一个好结果。
我想要……,这个在自己的模式中有非常明显的呈现,自己总以为自己不一般,没有结婚的时候,期待自己的父母去给自己创造一个友好和睦的家,结婚后期待自己的先生给自己一个幸福的家,有孩子了期待自己是个无所不能的孩子。
自己一直走在依赖他人的模式之中,总想着倒下,就像澜澜想要坐在君霞的旁边,自己只想说一句,你们都给我让位置,如果不让,我也说不清了,我也站不好了。
自己就像一个被吐了的口香糖,又是脏,又是哪里都想粘,哪里都立不起来。
是谁让自己立不起来的?是自己。
是自己总想要那个结果,却从来不去为自己的目标去移移步,就想要她人给,他人喂,像一个乞丐一样的到处总想给别人要一些。
当别人不给自己的时候,自己就会抱怨,怨恨,记恨,都是他人的错,就是这样总想不通过自己的行去做到成果,只会越来越难,越来越困,也与身边的人的关系越来越远,到处都充满着自己的私立。
澜澜在这么小的时候,姬老师就陪伴她,通过自己的做到去获得想要和君霞助教坐在一起的,通过自己的做,正做去获得自己期待的结果。
这个过程既是剥离赖皮的过程,又是给自己树立正确的正做的过程,只有自己一件件事情的正的事情积累起来,自己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自信与有力量。
而这个过程是自己也必须要穿越的,通过自己的做到去获得自己期待的结果,通过自己的做到,去陪伴出自己期待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做到,让自己的家庭幸福,通过自己的做到让自己与身边人的关系顺畅和谐。
必须要一次次积累正知,不断的去卸下自己的贪,自己的赖,自己才能够一步步立起来。
从博博身上的看见
当姬老师把问题抛给在场所有人的时候,博博回复的是,“明天也可以和君霞阿姨做。”当姬老师问“为什么澜澜就想要坐这个位置,你就愿意把这个位置让给澜澜呢?”这个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当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看见了我自己,看见了自己,自己总想当那个可爱帮助他人的人,在有问题的时候,自己只有一腔热血的往前冲你,因为在这个时候可以显得我很好,所以自己就会积极主动。
这样的事情一次两次出头后,自己在面对事情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好,就会不断的妥协,妥协,证明自己好的表面背后,内心增强的是更多更大的证明,如果这个证明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自己内心增加的是虚,及外形的强。
自己过往在走的路是证明之路,自己一次次妥协背后,是自己一次次与正偏离的过程,所以行越多,则难越大,内心越痛苦。
唯有一次次清晰我做事的意义,自己才能做到一次次的正,守住一个个正,自己的正也才能一步步积聚变大。
再次看见,孩子的问题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更是像和自己一样的成人的模式,唯有自己改,才能真的让自己的束缚越来越少,让自己的正越来越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