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接到一个会议通知,就会产生一系列反应。
这个会议什么时间召开,这段时间内我有什么事情,有没有时间参加。如果正好有事,能否调整开。
这个会议在哪召开,会议召开地点离我有多远,如果距离近,多长时间可以到达;如果距离远,需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
这个会议的内容是什么,与我有什么关系,只是听一听,还是要由我来负责或者参与完成。
会前需要做哪些准备,需不需要准备资料,如果准备资料,应该准备哪些资料。
会议有哪些人参加,谁来主持,会议议程是什么,会议是不是很重要,等等。
这一系列反应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一、思维过程
一般来说,思维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
1.信息的获取。
信息的获取方式有很多,比如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聊天,参加会议等等。
信息获得的途径也不少,比如广播、电视、书籍、报刊、微博、微信、自媒体平台、各种APP等。
这些信息可以是大脑接收到的外界信息,也可以是大脑调取自身存储的信息,还可以是突然产生的灵感。
当大脑接收到这些信息时,就完成了信息的获取过程。
2.信息的加工处理
当大脑收集到不同信息后,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包括对信息进行分类、定性、分解、理解、筛选、联想、想象、归纳、演绎等。这一过程就是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
信息如果不加工利用,只是一条信息,没有什么用途。只有经过加工处理过的信息,才能为我们所用。所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3.形成结果
信息在加工处理后,会变得更容易被存储,被利用,被表达。这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也是一个形成结果的过程。包括在大脑内对加工处理过的信息进行存储,或者通过言行举止来表达出这些信息。
4.运用迁移
信息只是被接收、加工处理是没有多少用处的,只有不断地被运用、被迁移、被变形、被放大,恰当地运用到其他事务上,做到“举一反三”,才能有效发挥信息的作用。
了解了思维的过程,就可以采用相对稳定的方法,对不同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惯性
思维过程在重复多次之后,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从而形成思维惯性,遇见相同或类似的信息时,就会按照同样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就能得出同样的认知。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将5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香蕉,就用高压水教训所有的猴子,直到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动手为止。
随后,实验人员用一只新猴子替换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子不知道这里的“规矩”,便伸手去拿香蕉,结果惹恼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它们代替人类执行了惩罚任务,一拥而上,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
之后,实验人员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惩戒的猴子换了出来,最后笼子里全是新猴子,但没有一只猴子再敢去碰香蕉。这是为什么?
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起初,猴子怕受到“株连”,不允许其他猴子去碰香蕉,这是合理的,可以解释的。后来,人和高压水都不再介入,而这只新来的猴子却固守着“不许拿香蕉”的思维不变,这样就形成了“去拿香蕉就会被惩罚”的思维模式,于是产生了思维惯性。
三、正确认识思维惯性
思维惯性经常被人们所利用。比如我们遇到一件事,总会不自觉地从大脑中去寻找,以前是不是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我们是如何处理的,用原来的方法能否解决现在的问题。
如果条件基本相似,环境也没有多少变化,我们就会用原来的方法去处理这件事。这样做,无疑可以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减少无效的思考时间。
这种工作方法充分利用了思维的惯性,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我们每一次遇到的问题可能看起来大体相同,但也存在不少的区别,如果只是一味地套用原有的模式,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
再比如,有些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很像,但其实从本质上去分析,还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的,如果沿用过去的思维方式,可能会产生差错。
还有一些事情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环境有所不同,如果套用原来的思维方式,其结果就大相径庭。
所以一定要认清思维惯性的优势和劣势,恰当地加以利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效率,又不会使自己走入误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