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青海的时候,包车司机跟我说,他本来想去伊朗当雇佣军,因为中介跟他说一个月有5000美元。
我: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啊,为什么想去干这个?
他:压力小。
我:???
他一边在蜿蜒的山路上开车一边说:当你知道你明天就可能死了的时候,今天的生活还能有什么压力呢?在城市里过安稳挣钱的生活,那才叫压力大。
此后,我经常想起他的这番话。
…………………………………………
大城市底层的人更排外或许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随着城市发展,并不是所有人都获得了益处。
通过对美国城市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财富会增加,生活费用也增加了。
财富最高层10%的人所获得的财富越来越多,而10%一20%最底层的人,非但什么都没有,反而由于生活费用的上涨,变得更加贫穷。
底层的人更容易被替代,因为出卖的只是时间和劳动力。
…………………………………………
人如果彻底想开了,就会明白最紧要是身体健康,经济宽裕,父母家人平安,除此外都是小事。
能不能做成你心心念念的事,能不能跟你特别喜欢的人在一块,这些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发不发生,都不该太过影响你的生活质量。
人想开了以后,有点像从一棵树的树干变成一根光滑的不锈钢管子,从很糙的爬满苔藓的但毕竟是会呼吸的树干,变成了...真的挺抗造的但也真的捂不热的不锈钢管。
想开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不锈钢管简直想不起作为树干时候的命运。
当时为什么哭?
有什么好哭的?
…………………………………………
只有病人才会觉得世界很烦、很吵。
对于自身能量太过匮乏的人来说,其他人正常的行动,都会构成打扰和冒犯。
因此,负能量比较重的人,会极其厌恶积极上进的人们,因为被正能量“吵到了”。
这是正常反应,不必自责,但依然要看到这一份厌恶之后隐藏着什么。
厌恶正能量/生能量,不是因为自己高级、深刻(真正的高级和深刻,是包罗万象,有容乃大),而是因为虚弱。
多想办法让自己休养生息,慢慢好起来,不要沉浸在死能量里孤芳自赏,这是害了自己。
…………………………………………
作为父母,我们对信任和不信任的表达是微妙的。
我们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向他们传授的知识、对他们提出的忠告...
所有这些都有可能传递出信任或不信任的讯息。
例如,当我们反复询问孩子的情况时,其实是认定他们一定遭遇了什么状况。
此时,我们很不恰当地向孩子传递了自己的焦虑感和对生活的不信任。
反复查看孩子的情况,随时了解他们对万事万物的看法,或者时刻监督他们...
这些做法都会表现出我们的不安全感,从而损害孩子最基本的自信。
我们越是减少对他们的监督查问,就越是等于在向他们表达:
爸爸妈妈完全相信你们照顾自己的能力。
而且,如果他们需要帮助,自己也会提出来的。
如果我们越俎代庖地为孩子作决定,不让他们自己规划蓝图,就等于向他们宣示我们的权威。
结果只能让他们感到自己很没用,对自己产生不信任感。
相反,如果我们启发并尊重孩子的创意,纵然他们的计划与我们的不一致,我们也能传递出一种深切的对他们能力的信任。
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意见和选择怀有深切的尊重,他们是能够感受到的。
我们得明白,虽然他们还是小孩子,但对他们提出的有价值的意见,我们也应该予以重视。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对我们是重要的,那么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心声产生自信。
…………………………………………
任何人都不期待你风生水起,所以该做的事也没必要跟任何人讲。
当你把人性看透,你就会变得通透,不愿意掺和无用社交,更不会讨好任何人,多和善良的人交往,多和真诚的人共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