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不写就出局
读《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有感

读《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有感

作者: 秦龙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7-10-07 12:16 被阅读49次
    读《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有感

    前些天在“拾遗”公号里看到了“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这篇文章,顿时来了兴趣,逐字逐句看了一遍之后,我就被影响到了。随后的好几天都被这篇文章干扰着思绪,我就如文中的“刘刚”一样,是个患有“知识焦虑症”的病人。

    作者以刘刚的一天来形象的说明了这个时代人们关于知识焦虑以及以何种方式来避免焦虑。每天定时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完成了就会觉得很充实,未完成又会觉得很焦虑,想要在第二天把上一天所落下的给补上,结果却是不仅上一天的没补上,而且当天的还没完成,“刘刚们”总是会时不时的这样循环着。

    文中明确的道出了这个时代人们普遍对于缺乏知识的焦虑和担心:怕知识不够用、怕落后于他人、怕被社会淘汰。所以就想找到解决之法,但是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获取知识啊!而“刘刚们”的对于知识匮乏所产生的担忧:不知怎么筛选有用知识、不想耗费时间去选择、希望短时间掌握某项技能。而这时候“解决”这些问题的“罗振宇们”出现了,大手一挥说:跟我来,我帮你选、帮你读、嚼烂了给你。于是“刘刚们”就一拥而上,定专栏、定课程、订直播、订小密圈。唯恐慢了被甩到队伍之外。

    作者还讲述一个公众号作者“小鹿快跑”关于购买知识的付费经历,也是和大多数人付费后所经历的一样。从一开始享受到知识时觉得很有启发,看完的一瞬间觉得自己受益匪浅。随着时间的拉长,真相才慢慢的浮出水面:认知并没有由此提高、思维并没有由此升级、知识和技能依然在原地踏步。

    在“刘刚们”意识到“学了”一大堆新知识、新概念、新思维后,却没什么卵用时,“刘刚们”焦虑了。作者举了一个爱因斯坦的例子,知道一个概念,并不等于知道这个概念所涵括的知识。而“刘刚们”买到的,就是这些概括了知识的概念,但因为买的太多,所以只停留在了“知道”的阶段,并没有达到“学到”的层次。最后因为学了(知道)那么多知识,而自己却没什么改变,误以为是自己学得(知道得)太少,于是就去买更多的专栏、音频、直播……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其实只是囤积了一堆“知道”。

    作者还举了朋友刘海关于收藏碎片化知识文章的例子,看到好的文章,收藏起来,看到好的音频,收藏起来,却不曾相信这句朴素的话:

    收藏的过程,就是遗忘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却都不愿相信,深知自己以后一定用得上,而最后呢,都会像刘海那样“一键删了个干干净净”。其实这些收藏的内容,大多都是有价值才会收藏的,但是却因为碎片化不成体系,自己当时知道了解了,但是却无法长久记忆,不久就会遗忘。关于作者提出的乔布斯的名言:你得到的知识根本称不上知识,充其量只是信息。关于这句话,我觉得有点绝对。作者也在这里做出了声明:

    第一,不是反对碎片化学习;

    第二,不是反对碎片化知识。

    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当然很有必要,只是这与学习碎片化知识却是两码事。那什么时候该去学习碎片化知识?就是你对某个领域的知识架构已经建好,这时再借助碎片化知识来查漏补缺,用来丰富自己的认知深度与广度,这才是正确使用碎片化知识的方式。

    “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好形象的一句话。蓝胖子的这篇《知识付费得了什么病》文章,把得了“知识焦虑症”的“刘刚们”称为病人,把“罗振宇们”称为医生,多形象的一句话!而“刘刚们”的病情却轻重不同,而“罗振宇们”这些医生却药只开一副,这完全是给“刘刚们”这些病人雪上加霜。配合上面那句“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实在是直指根本。

    “未经思考的知识不是知识”。“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作者在文中举了自己向学霸请教时得到的这句话“未经你思考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来叙述“罗振宇们”给“刘刚们”准备的知识是并不属于“刘刚们”的,这样的类比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简单的一件小事,就把“经过思考后的知识才是知识”这样的观点生动的表现出来,这也是“刘刚们”所不了解的地方。

    关于知识付费,这两句话我是第一次见,却认为这说的好有道理!“那些知识付费所贩卖的知识速成,其实质卖的不是某一领域的知识,而是一种‘让你感觉很努力’的幻觉。”“(很多)知识付费向用户兜售的,实质上是一种精神慰藉,让你感觉自己随时随地都能得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从而有一种收获知识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很快就会随时间而幻灭:“听了一堆大神大牛们的分享,结果还是发现自己没有任何改变。”

    付钱过后,你依然是你。

    于是,新的焦虑诞生了。

    这样的焦虑诞生逻辑,真让我无从反驳。可能我潜意识里是相信就是这样的吧。

    前面说了患了“知识焦虑症”的“刘刚们”想要医治这种病,而作为医生的“罗振宇们”又只开一种且不能包治百病的药。那,又该如何真正的治疗这个“知识焦虑症”呢?

    作者在文中给出了具体的处方:

    弄清楚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一:学习要有目标定位。

    第二:学习要懂问题驱动。

    第三:学习要懂系统深挖。

    第四:学习要有致用出口。

    关于目标定位。其实我就是一个方向标,总是向着风吹的地方。从李笑来老师的专栏开始,我萌生过学编程、学英语、学写作,梦想着能像李笑来老师那样,靠着这些多维技能去实现财富自由。但随着自己为此付出实践的时候,却发现总是会有一种由内而外发出的无力感!想学的那么多,但精力就那么点,时间还那么少,叫我如何能不患这种“知识焦虑症”呢?关于目标定位,我还得好好思考一下才行。

    关于问题驱动。名人爱因斯坦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要解决自身患有的“知识焦虑症”,那我是不是该提出一个“为何会得‘知识焦虑症’”这样的问题呢?我仿佛正在进入那个“解决焦虑-制造焦虑-解决焦虑-制造焦虑……”的循环里……我想,是我的问题比较烂吧。我得有目的得去学习,每次都不得贪多,专研一项即可,一项即可,一项即可……

    关于系统深挖。在这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社会里,什么都想学的人,是会“殆已”的!所以,这段话放在这里就特别合适:

    “一味贪多求全的学习,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只会让你更加焦虑。真正成功的哪些人,都是在自己行业里专注只做好自己的事,经过多年沉淀,这才一鸣惊人。所以,不用羡慕那些成功的人,他只是比我们更早的专注于一个领域而已。”

    治疗知识焦虑的最佳方式,就是你能在某个领域上达到专业水平。

    关于致用出口。“学以致用”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事儿。不过,却是连大人都不懂运用的道理。很多人都是“学以致用”,却总是学了不用,比如英语,从小学就开始学,学到高中、大学、本科毕业都还有很多无法流利使用的人。这不就是不懂得“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吗?其实,只是没有找到“致用出口”而已。如果,你出生在美国,还会学英语吗?还会学十几年都不会吗?显然不会,就像你没必要学汉语,而且还是连学十几年一样。美国的环境就是学英语的“致用出口”,因为你不得不用。同样,中国的环境也是学汉语的“致用出口”,咱们在这个“致用出口”里,是不懂的外国人学汉语的心酸的……

    最后:

    在“刘刚们”积极掏钱的时候,作者“拾遗”站出来说了一个秘密。

    “罗振宇们”永远不会告诉你一个秘密:

    主动学习远比被动学习重要。
    系统学习远比碎片学习重要。
    向内学习远比向外学习重要。
    专业学习远比跨界学习重要。

    最后的最后:

    一起感受下作者分享的段子吧:

    “如果你每天还在看耶鲁公开课,上3W咖啡听创业讲座,知乎果壳关注无数,36氪每日必读,对马云的创业史了如指掌,对张小龙的贪嗔痴如数家珍,喜欢罗振宇胜过乔布斯,逢人便谈互联网思维……

    那你应该还在每天挤地铁。”

    点击阅读原文: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


    我就是刘刚,刘刚就是我,并不是不一样的烟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罗振宇永远不会告诉你的秘密》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fj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