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鸣的父亲一辈子都想学唢呐,但是奈何自己没有着天分。虽然游父没有能学习吹唢呐这门手艺,但是他对于唢呐这门手艺却是非常了解的,四台,八台,再高就是百鸟朝凤。
儿子往往寄托了父亲的期望,游天鸣就是,被父亲拉去学了唢呐。
拜师当天,游父一看见焦师傅,就赶忙小布上前去递烟,不了却摔了一跤。游天鸣赶紧跑过去扶爹,一看自己的爹摔到了头,情不自禁就留下了眼泪。就算爹怎么打自己,叫自己去给师傅磕头都没用。
也正是这滴泪,让焦师傅收了天分不高的游天鸣为徒。匠人最看中的,是品性。
焦师傅后来去给去世的查庄长吹唢呐,查庄站长当了40年庄长,按理说月三十德高望重,但是却不能让焦师傅为他吹一曲只能德者才可以享用的百鸟朝凤。因为查庄长虽然是庄长,但是却利用自己的权力,赶跑其他的大姓,让查性成为金庄第一大姓。
唢呐匠,也是讲规矩的。
游天鸣的天分比不上师弟蓝玉的,但是蓝玉做事浮躁,所以就算蓝玉是悟性最好的弟子,但是却把百鸟朝凤这个一代只传一个人的手艺传给了天鸣。
天鸣接过了代代相传的唢呐,从此焦家班变成了游家班。
但是时代的改变,唢呐匠的辉煌,到了焦师傅这一代就基本结束了。
游天鸣第一次接活,主顾却没有行接师礼。天鸣认真的吹唢呐,主顾却说随便吹吹就行了,不必太认真。唢呐匠的没落,已经昭然若揭了。
游天鸣第一次接活,就遭到如此待遇,失落的他去找了焦师傅。焦师傅告诉他,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
就算唢呐已经被时代淘汰,但是唢呐匠的精神却一直在。
只是就算精神在,面对这唢呐的没落,人还是会受挫的。
随后洋乐队的闯入,更是一次暴击。那琳娘满目的乐器,直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再加上姿色不错的女子跳舞,把年轻人的魂都勾走了。游家班被晾在了一边。
不服气的游天鸣想着吹首南山松反击。但是却被人嫌弃影响了洋乐队的表演,看不到美女跳舞。
最后一言不合打了一架,摔坏了几个唢呐。
焦师傅捡起这离口不离手的唢呐,当一向神圣的唢呐被这样摔坏,焦师傅也知道时代变了,当年对唢呐匠的尊敬,早已消失。
洋乐队的出现,让喜新厌旧的人们不再请游家班。为了生计,游家班也分崩离析,各自为了生计选择去城里打工。只剩下游天鸣苦苦支撑。
唢呐匠将要成为过去,在这样的时代,在自己死去还想着请唢呐匠的,只有老一辈的人了。火庄的老村长去世,请了游家班。但是此时的游家班却凑不齐人了。
最后已经唱不动的焦师傅,再次出山,这趟活,才接成。
火庄的窦村长生前打过鬼子,剿过土匪,修过水库,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这样的人,配得上百鸟朝凤。焦师傅吹完半首,吹不动了,交给游天鸣吹下半首。在场的人听得如痴如醉,大家都被百鸟朝凤感染,丧事的悲伤气氛到了极致。
这世上,少有真正的有德行的人,所以百鸟朝凤难得一闻。这是游天鸣第一次吹百鸟朝凤,却又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没有人,还会再记得唢呐匠了。
游家班的人,也都放下了唢呐,去城里找活干了。吹唢呐,养活不了自己了。
故事最后,游天鸣独自为死去的焦师傅吹唢呐,故事就此戛然而止。
如同故事的结尾,没有轰轰烈烈,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唢呐这手艺被人们遗忘。
在我看来,游天鸣会继续把这唢呐吹下去,就算吹唢呐已经无法养家糊口了。但是如同焦师傅说的,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做人,也是做给自己看的。对于游天鸣而言,他打心底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唢呐匠,就算唢呐匠已经不是过去那样受人尊敬,但是他还是一样,对这份手艺充满敬意。
匠人精神,大抵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