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好汉在嘴,好马在腿。好的“言值”,能让你随心而动,脱口而出,洞察人心,传递思想,让人心悦诚服。
只有提升自己的“言值”,我们才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想就最近的一次家长会,和大家谈一谈。
作为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学校与家长通力合作是教育好孩子的捷径。我期待着每一次和家长的交流都畅通无阻。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只说事实,不加评判。
我在讲青春期的问题时,笼统(不点名,不道姓)。只说自己发现的现象,诸如男女生过从甚密,影响学习;男生女生开玩笑没有分寸;女孩子坠入情网没有自尊的“爱”……然后我把自己处理的办法和结果告诉家长。又讲一些过往的事例,和大家分享。希望家长不要只关注分数,要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一般说来,问题严重,我会照会家长。如果经过疏导孩子能管住自己,我看一段时间,孩子真的放下了,我也就放心了。作为一个小秘密让他(她)收藏。会后如有家长单独谈,那就是有针对性的交流了。
事实大于雄辩。又如,谈到男孩子频繁接触淫秽图像资料,手淫过度的问题,我只和大家分享两个事例:其一,一男生手淫过度,导致走路虚浮无力,上课困倦不堪;其二,一男生手淫过度,导致无法入睡,困乏抑郁!这种情况怎么办?德国妈妈帮孩子睡觉时,用毛巾把手拴在被窝外。建议家长回去以后,和孩子一起看一看,彭鑫博士的演讲《伤身、败德、折寿的根源》等。青春期了,我们应该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谈青春,家长遮遮掩掩,孩子脑袋里会塞进去许多扭曲的东西。
大家都是成人了,你讲事实家长会反思,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明白,咱点出关键来,家长没觉得丢面子,大家会更多的关注问题,我们的交流与沟通就是有效的!
第二,只说感受,不说看法。
如:这次期中考试结束,我一看成绩就很着急,就想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说感受就是多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感受却是相同的。只谈感受,大家会觉得你真诚,效果更好。
例如:朋友们,孩子才十四五岁,关键的时候还得由我们来掌舵。我们对孩子有求必应。我们愿意牺牲自己大量的时间来陪孩子,坚持开车送他上下学,不舍得让他步行或挤公交。孩子对我们的依赖,让我们满足,让我们幸福!可是,如果孩子和小伙伴一起上学他又会收获多少?每当想到这一点时,我就替孩子们感到遗憾!
朋友们,孩子才十四五岁,一味地让他舒适安逸,一味地由他“自主”。当高考后,以前不如孩子的伙伴,和孩子差不多的伙伴考上高等学府,孩子却因你的纵容,蹉跎岁月,终不如意,他该多伤心呀!他和别人的人生有多大的差别,我们来想一想……
说感受,就是在说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许多时候我们一张口就不由自主地说成了看法。做老师的尤为严重。
如果我和家长交流过程中,没有把自己的感受说清楚,家长势必会猜忌;或者我们言辞激烈,把不愉快传达给对方,迁怒于对方,那交流沟通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只请求,不命令。
例如:我和家长在谈中考体育测试时,我请求家长早一点督促孩子锻炼,尽力拿到50分!看家长无所谓的表情,我想他们肯定在想明年4月才考,现在干,为时过早吧。我接着抛出三大理由:跑步达到“优秀”,大多孩子得持续练习三个月到半年,有的跑步姿势不正确,也要下辛苦矫正。跳绳和坐位体前屈也一样;初三上半学期要完成一年的课业,孩子们学业压力大,如果再加上大量的体育练习,孩子会吃不消;初三下半学期时间短。我怕家长还没搞懂,就讲了两个事例。就是往届生因体育测试成绩不理想,而没考上心仪的学校或班级的事。大家听着,频频点头。
在这个交流沟通的活动中,我先明确地说出自己的请求,然后仔细的说明原因,怕对方理解有偏差,又举两个例子,晓以利害。这样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这样做,就能提升你的“言值”……如果在日常的交流中,我们运用“请求”这一技巧,是不是就给别人一个缓冲的空间,别人可以拒绝,我们表示理解宽容。因为交流是双向的,我们要考率别人的感受和需要。人家做是人情,不做是本分。
这些交流沟通技巧日常生活也能用到噢。
在和别人交流沟通的时候,我们要本着:将心比心,多做换位思考,你给别人面子,别人给你里子。不要以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像训孙子一样教训家长!你让别人不爽,别人也会让你不爽,这样的交流沟通是失败的。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尊重,多一份关爱,就多一份温馨。改变你的“言值”,会改变你的行为,提升你的影响力!
这样做,就能提升你的“言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