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文写作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 5a41eb2ceec6 | 来源:发表于2018-11-13 22:37 被阅读5次

最近看到北大的全国高校数据驱动创新研究大赛和浙江省的新苗计划。就在想如果自己参加,应该怎么来选题,有没有什么方法?从前辈们的文字中找答案吧,以下来自南大李娟老师的书。

问渠那得清如许?选题应有以下特征:

  • 令同行有奇袭之感
    奇袭感就是令同行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受。对于一篇文章,同行可能会有三种反应:
  1. 作者给出的研究结论和同行所想一致,则审稿人会觉得研究深度不足,不值得去做,接受稿件的可能性就会较小。
  2. 作者给出的结论不仅和同行想的结论不一样,而且作者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类的选题研究,就起到了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作用,接受稿件的可能性就会较大。
  3. 同行如果不读这篇文章,就不会知道其中的原因,但是读了之后,简直不相信文章中论证的原因是正确的,会反复细细品味。这类的研究往往会成为该领域的经典之作。

以上主要是以讲故事为主的研究,还有一类是侧重论证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这类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形式展现内在美。

  • 自我领悟的产物
    以上三种层次,可以用王国维先生说的人生三种境界来对应。第一种层次,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选题处在惆怅迷惘状态。第二种层次,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孜孜以求,艰辛求索,发现了他人未解之处。第三种层次,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上下求索,恍然顿悟,辟前任未辟之境。

  • 小题大做
    做了很多小选题后,有一个好处即可以从各种选题里汲取经验,那么有天将这些经验积在一起,常常可以解决一些原本不能解决的问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作者认为选题获得的渠道有如下:

  • 从实践中选题
    有人问新制度经济学鼻祖科斯“您是如何找问题的?”,科斯在报纸上随便画了一个圈,“到处都是好问题。”
  • 目标明确的调研孕育好选题
  • 源于自我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来自阅读学术文献产生的灵感之中
  • 来自阅读大众书籍带来的感悟之中
  • 来自聆听学术会议的报告之中

本文基于李娟老师《学术的阶梯》一书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10月9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呜~

    傅大爷在床上说道: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风雨同舟 因为有你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随着社会...

  • (???)013_ReactNative:Integration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双手奉上RN官网) Integration With Existing App...

  • (回看)017_ReactNative: Animations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双手奉上RN官网) Animations动画 LayoutAnimation用...

  • 04源头智慧

    你就是艺术家! 对接源头就可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风雨同舟 因为有你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 随着社会的发展,...

  • 观书有感一一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 一日一书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jr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