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后,也不知是史书编撰者胡编乱造,还是确有其事,慢慢地,各种预示始皇驾崩的征兆竟爆发式地涌现出来。
先是荧惑守心事件。据记载,始皇三十六年,发生了荧惑守心。所谓“荧惑守心”,就是火星在心宿内发生“留”的现象,这事情其实2016年才发生过,国家也没出现什么异样。但是在古代,由于天文学与五行术数紧密联系,普遍认为荧惑守心将预示着帝王驾崩,所以每次出现这种事件,史书上都会大书特书,这记录估计也是真实的。当然,仅仅发生荧惑守心,始皇还是不信邪的,可偏偏又有另外几件怪事接连不断地发生。
话说这荧惑守心出现后,有陨石坠落在东郡。这本来就十分稀奇,更稀奇的是这石头上竟然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这事情实在离奇,由于始皇下令无论大小事务,地方官一律上报,不得隐瞒。东郡郡守验明此石确实存在后,就将此事启奏始皇。始皇一听,自然愤怒,觉得这肯定是刁民所为,遂下令御史前往东郡,彻查此事。这事情我觉得十有八九就是当地人民不满秦暴政,于是在石头上刻上这七个字,但是也不敢承认,怕丢了性命,甚至株连九族。这事情自然得做得十分隐秘,当然除了本人外也无外人得悉。所以盘问起来,竟然全部都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字也不是人刻上去的。御史也只好如实报告始皇,始皇当然怒不可遏,一群刁民竟然敢诅咒自己,肯定是活腻了。既然不敢承认,那就全部都死吧,宁可错杀一万,绝不可放过一人。于是下令,将石旁所有居民,全部诛杀,不留一个活口。至于那石头,自然下令销毁,不得留于世间。
怪石一事,估计是真实发生的,毕竟史官不敢乱写,编撰个事件来诬陷始皇胡乱杀人。而石头应该确实也是从天而降,唯独上面的文字十分可能是人为雕刻。死的人当中,无辜的多,但有罪的估计也有。敢做不敢认,真是害死人。既害了自己,又连累了别人,最后花费心机雕刻的石头彻底消失了,这样的事情做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始皇猜忌也是合乎常理,只是杀人太多了,还想求长生不死,真是痴人说梦。这陨石处理后,始皇觉得还不够,居然下令博士咏仙真人诗,无非都是长生不死的句子。然后还将这些诗句谱入管弦,作为乐曲,每次出巡都要演奏。不抛弃俗务,传位扶苏,去深山求仙问道,反而让旁人咏诗唱歌,觉得这样能够抚慰这些预兆造成的伤害。我想,即便有长生要诀,仙人看到始皇如此奇葩的行为,也不会让始皇得到吧。
到了当年的秋天,有使臣从关东来,经过华阴的时候,突遇一人持璧相授,还对使臣说:“可替我赠滈池君,今年祖龙当死”。使臣不解,想追问该人这是什么意思,但恐怖的是那人早已不见了。使臣大惊,将此事告知始皇,并将璧呈上。始皇拿着璧细细观看,也没觉得有什么异样,隔了一会才说,那使臣可能是在华山脚下遇上山鬼了,山鬼有什么大神通可言,说的话不能信。说是这么说,但其实也还是在想的。想那祖龙二字的含义,毕竟天子是龙,但祖会不会是说自己的祖先呢?想来想去,最终想出个理由,说是祖龙就是说自己祖上当王的祖先,就这样把自己骗了过去。
将这璧交到御府后,那里的官员大吃一惊,这璧就是二十八年时投入水中祭祀神灵的,不知道怎么又出现了,真是奇怪。始皇听了,这原来是沉璧复现,自然惊恐万分。马上传召太卜,让他卜卦,辨定吉凶。太卜演卦后,估计是辞义深奥,不便透露天机,同时为了免遭横祸,连带取悦始皇,遂说是游徙最佳,迎合上意。始皇暗想,自己可游不可徙,百姓可徙不可游。但自己暂时不应出游,怕再遭刺客行刺。于是想出一条计策,让百姓三万家,分徙河北榆中。可怜百姓,并无违法,又要遭此厄运。不得不背井离乡,扶老携幼,前往目的地。
过了秦历的正月,始皇发现自己什么病都没发生。但为了避祸,也为了游玩吧,又要出行了。与之前不一样的是,此番出行竟把李斯、赵高、胡亥这三个日后要灭亡秦国的人都带上了。
这回与之前的路线不同,是向东南方向出行的。路过九嶷山,闻得山上有舜的陵墓,就望山祷告。可之前迁怒于湘山祠,焚火烧山,不知道舜在天有灵,会怎么想这个始皇了。之后又上了会稽山,祭大禹陵,最后还望祀南海。可见,始皇求长生的愿望还是很强烈的,否则也不会到那么多地方祭祀。
之后还复依前例,立石刻颂,显露自己的功德。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德惠攸长。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宣省习俗,黔首齐庄。群臣诵功,本原事迹,追道高明。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暴虐恣行,负力而骄,数动甲兵。阴通间使,以事合从,行为辟方。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息暴悖,乱贼灭亡。圣德广密,六合之中,被泽无疆。皇帝并宇,兼听万事,远近毕清。运理群物,考验事实,各载其名。贵贱并通,善否陈前,靡有隐情。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皆遵轨度,和安敦勉,莫不顺令。黔首修絜,人乐同则,嘉保太平。后敬奉法,常治无极,舆舟不倾。从臣诵烈,请刻此石,光陲休铭。
这碑文真够无耻的,还说“靡有隐情”,明明是处处都有隐情,冤狱堆积如山。至于其他的文字更不用说了,他还真不怕恶心到自己。
立石之后,继续前行。路过琅琊,就问之前帮他求长生药的徐巿找到了仙药没。长生药怎么可能找得到,徐巿不过想骗始皇钱财而已。这下子可把徐巿问到了,他瞎编了一个谎话,说屡次被大鲛鱼阻挡,掀风作浪,使得船只无法前行。鲛鱼不除,药不可得。始皇竟然信了,或许是因为他曾经梦到过与海神交战,那海神就是人身的模样。醒后召问过博士,博士说是水中有神,平时不容易见到,但平时见到的大鱼鲛龙,可作为候验。始皇遂派遣弓弩手数百,与徐巿一同前往。自琅琊启程,北至荣成山,航行了数十里还没见到。或许是上天在帮徐巿,竟然还让他们遇上了一条大鱼。弓弩手马上弯弓搭箭,向大鱼射去,大鱼一命呜呼。始皇大喜,认为这大鱼就是恶神,现在已经除去,长生药可得。复命徐巿继续前行,寻求长生药。徐巿于是就载着童男童女各三千,带着许多粮草食品,向东进发。
徐巿当然知道不可寻得,也没打算归去。天无绝人之路,竟然让他们找到一个荒岛。岛中草木丛生,并无人迹可寻。于是他对手下的人说,秦皇的长生药肯定是找不到的,这样空手而归必遭屠戮。众人听闻后,不禁嚎啕大哭。徐巿继续说,还好粮食充足,不如就在此岛上谋生,既不必输粮纳税,又不至犯法受刑,岂不是一劳永逸。众人皆鼓掌称善,当然转悲为喜,听从徐巿指挥。徐巿即分派男女,当即垦荒耕种,半年之后,就开始收获了。吃的解决了,住房自然也就没逐渐建起来,不用再住在穿上了。慢慢地,这海岛就变得丰饶起来。徐巿还让童男童女结为夫妻,使得双宿双栖,与众同乐。大众就都有了家室,还想什么秦国,于是一心一意在那岛上安定下来了。后来徐巿老死,就在岛上安葬。据说日本境内,还有徐巿古墓。
至于始皇,仍然在海上驻舟等候,过了很久都没有徐巿的音讯,不得已只好下令西还。没想到至平原津时,忽然觉得身体不适,寒热交作,饭都吃不下了。白天里还能勉强支持,到了夜间不得安眠,心神恍惚,好像撞鬼似的。虽然随驾有医官,但开的那些药都不管用,反而逐日加重。左丞相李斯看到始皇这种状况,下令加快速度回咸阳。但始皇的病越来越严重了,不得已只好在沙邱那里的赵国行宫住下。到了沙邱的时候,始皇差不多要归天了。偏偏李斯开不出口,询问死后应该怎么做。还好始皇自知时日无多,召李斯与赵高,说把皇位传给扶苏,让扶苏速回咸阳奔丧。李斯、赵高写好诏书后让始皇审阅,但始皇一直看着,李斯还以为他细心查看,赵高上前用手一按,发现始皇已经驾崩,是死不瞑目。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就这样病死在沙邱,年正五十,死前是连儿子的面也没见到,还死不瞑目,令人叹息。
回想荧惑守心、沉璧复现等事情,其实上天一早就给了相当多的征兆,让始皇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可悲的是,始皇想求长生,却一直忽视天之征兆。如果当初不是出行东南,安心留在宫内,或许也不至于如此。也可能扶苏就可以登上皇位,继承大统,秦也不至于二世而终。亡秦者胡,天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