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第一份工作的单位里,有个前台小妹同事,每天早上她的朋友圈都会准时出现一条早安曲心灵鸡汤。
刚进公司的时候,看到很多同事在她的鸡汤状态下点赞,我以为这是约定俗称的潜规则,目的是为了证明你每天按时到公司没有迟到一类意思,于是我也跟着别人一样,每天准点到这个同事的鸡汤语录下留言。
结果时间长了,我发现这跟我的按时上班没有什么关系,要证明我来公司,去打卡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在她的鸡汤下留言表示赞同呢?然后我问周围的同事,他们回话说,早上刚起床,想着又要干一天的苦逼活,总是需要一点鼓励的呀……
我了个神,我当下就震惊了,我也终于明白那些鸡汤大V大号是怎么做起来的了。你想啊,每个上班族在早高峰,挤在黑压压的地铁公交里,除了刷新闻看看,偶尔看到一条鸡汤,仿佛醍醐灌顶,然后鼓励一下自己即使现在身处这个艰难的环境,但是要告诉自己好日子一定会来的,此情此景,想必是鸡汤最最受欢迎的场景之一了吧。
后来我跟前台的那个小姑娘混熟了,于是有天问她,你每天发这些个语录,不会觉得无聊吗?她回答说,我知道没有用,但是有时候就是因为无聊,想找个办法给自己打气,我能想到的办法,就只有这个了。
我恍然。
其实很多时候,鸡汤都是有一个相对应的使用场景的。
我认识的一些长辈,他们朋友圈里最喜欢分享的就是一些关于佛学的故事,中心意思大多是“孝顺父母”、“做人要积德”、“珍惜生命,学会感恩”一类的。这样的话我们看过千万次,但是之前的尼泊尔地震事件,还有那篇在朋友圈转发的谷歌33岁高管遇难的文章,故事的主人公曾发过这样一段话:探索最真切的一点,就是要享受你走过当下的每一步。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觉得思绪万千,顿时觉得“错过就是永恒,享受生活当下”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有一天我跟一位很成功的女企业家吃饭,说起一部电影,她评论说:大命,小命,人各有命。
我回答说,如果是以前的自己,肯定不能理解您说的这句话的意味,但是我现在领悟到了一些,至少我不反感您这句话。
因为我知道这句话是建立在这位女前辈的人生领悟上的,她十几岁到深圳打拼,最后做到公司管理层外加拿了老板给的一大笔股份,而且自己足够拼搏吃苦,如今年过四十的她,这一句鸡汤状态在她口中说出来,顺其自然到风轻云淡。
你想啊,要是一个职场新人在朋友圈说这么一句话,估计也是被人认为是抄来的,那么当然他的其他同龄的朋友也一样觉得无用,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配不配得上”说出这一句的问题。
到这里,我开始明白,任何人当下说出的任何鸡汤言语,都是有原因所在的,哪怕是无聊为了刷存在感也罢。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哪天往回翻自己的朋友圈,那个时候的自己会不会已经有了另外一番感悟了。
包容别人的鸡汤人生,如同你也希望有人理解你的鸡汤人生一样。
我的朋友圈最近多了好些创业者,以前看那些关于类似“前路漫漫”一类的鸡汤,总觉得离自己太远,而现在呢?却觉得越发说到我的心坎上了。
我做了微商那个之后,就更明白:互联网不能让二流成为一流,它放大你的真,也放大你的假;它描摹着你初心的轨迹和梦想的路径,终究会让你回归到一点一滴的踏实积累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