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心灵鸡汤吗?
最早接触时,记得书本封面是大大的四字“心灵鸡汤”,当时没想过因它的风靡,直接就诞生了一个文章类别,鸡汤文。
鸡汤原先的概念是,通过小故事讲述人生哲理,如同喝了碗温暖鸡汤,滋补了肠胃,心灵获得愉悦。
但现在的鸡汤很多时候常作贬义词用。因为它颇有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表面上温馨励志,实则空洞乏味。
玄学大师最常用的招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鸡汤里特别常见。总是举出无数名人从落魄到成功的例子,说你只要努力,跟着心走,坚持不懈,风雨无阻,也会获得成功。
看完之后,你内心有点激动,但仍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我是个鸡汤爱好者。正反鸡汤都读了不少。
所谓的正能量鸡汤,能轻易感觉它在说教。
而与它对立的反鸡汤,却有趣得多,能让你更容易接纳现实。比如鸡汤里基本爱讲坚持和成功,反鸡汤认为适时放弃不失为正确选择,做条咸鱼更快乐。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观点,都不能阻止我时时要看些正能量鸡汤的行为。
这是无解的,属于性格上的软肋。
一个人如果认真上班,下班,发工资后攒一攒。按部就班的日子刚好是他的期待。我想,他不需要鸡汤。
又如一个人已经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有想实现的目标,那么他需要的鸡汤不多。向自己的偶像名人学习,或者记住四字真理,少说多做。他的人生不会差。
有类人对现状不满意,渴望有一番大作为,又没有好的规划,各种犹豫,懒惰,不得要领,不肯行动。
有时自信,有时自卑。鼓足干劲时,把人生安排得满当。准备尝试时,又一团乱麻。
脑袋里的想法太多,不知道如何取舍,便需要鸡汤。
这是有点悲剧的。它简直是在绕圈子。
通过鸡汤寻找答案,解开了困惑,努力一阵子,受不起打击,萎靡不振,再找鸡汤加持,奋进一段时间,没多久又放弃了。
反反复复,总离不开鸡汤。
认识鸡汤十多年,发现一条规律。自媒体写作,或者说在网上写文章,随着网络潮流变化过多次。
以前散文诗歌平台很多,也有人看,如今无人问津。新自媒体写作基本都在强调追热点,谈观点。
曾经火爆的网文与现在的网文,模式也不一样。
唯有鸡汤少有变数。毫无疑问鸡汤经久不衰,不需要太多变化,哪怕陈词滥调,依旧有拥趸者。
我看了这么多鸡汤,有什么收获呢。没有。但仍没办法坚定站在反鸡汤前沿。
我总想起某位视频作者说的话。作者当时可能是随口一说,我却觉得可以作为至理名言。
有些东西你知道没用,但就是需要。
跟“听过无数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同理。脑海中的懂与现实中的反应,很多时候做不到统一和谐。这还可以理解某些智商税的东西,很多人其实是心知肚明的,却不能阻止行动。
文/怪旅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