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优秀青年值得借鉴的方法和习惯

优秀青年值得借鉴的方法和习惯

作者: 雨巷旧人 | 来源:发表于2023-12-05 06:42 被阅读0次

“如何提高记忆力、又快又好地把东西记牢记熟”是困扰不少同学的老大难问题。面对必须背诵的古诗词、历史事件,或者数理公式,很多人要么怎么都记不住,要么记完了之后又忘得特别快。

有些同学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抓耳挠腮地抱着书死记硬背,到了考场发现题目似曾相识,答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有些同学背单词,完全就是举起书一个一个机械地往下背,背到一个词就重复读几遍,比如“appleap-ple,苹果,苹果,apple,苹果”,然后就觉得大功告成了。结果过一会儿再回看,发现基本都忘光了。因为一而再、再而三地记不住,不少同学会进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最后甚至放弃了。

事实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并非天才,做不到过目不忘、“秒记”是很正常的。很多同学记不住东西绝非因为智商低,而是因为没有掌握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或者说,总是一个猛子扎进去死记硬背,压根儿没有思考过应该怎么去记东西,效果当然非常差。

记东西虽然着实令人头大,但如果掌握了好方法,就能事半功倍。一旦把知识点记牢了,你的考试分数和排名一定会有明显提升。即便只是背熟一个知识点,你在某次考试中也可能多得3分、5分。这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几分,或许会对你的升学乃至命运产生关键性的影响。所以,无论如何都别因为畏难而轻易放弃。

哈佛博士学霸的优秀学习方法和习惯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关键,是要努力把记忆过程趣味化,加入一些生动和有趣的元素,只用眼看、用嘴念是非常枯燥的记忆形式。

第二个关键,是把表面看上去散乱无规律的东西努力地串联起来,变个体为整体,做有规律的整块记忆。

第三个关键,尽量借助自己已经熟悉、知道的内容去记忆新知识点,以旧带新。

1.多感官刺激记忆法

多感官刺激记忆法,就是同时动用我们的多种感官,比如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来进行记忆。

也许你会问,记东西为什么还要用到听觉甚至嗅觉呢?和这些感官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当多种感官齐发时,大脑受刺激的效果会显著增强,记忆中枢能获得更充分的调动。

作个“简单粗暴”的类比:某个夏日午后,你热得汗流浃背。如果这时让你喝一杯冰可乐,你肯定会觉得解渴,但可能还是觉得热。而如果让你一边喝冰可乐,一边在凉爽的空调房里坐着,你一定会感到更加舒爽,解暑也更加彻底,因为这时你的皮肤(触觉)、味蕾(味觉)同时在感受凉爽。

同理,回到记忆这件事上,以背单词为例:如果你只是用眼睛盯着新单词记忆,相当于只刺激了视觉区域,无法对大脑形成足够刺激,达不到很好的记忆效果。在背单词时,一定要动用自己的听觉。具体做法有两个:一是在碎片时间里戴上耳机,听单词音频;二是尽量抽时间做单词听写练习。比如,你现在要背四六级单词,那么请一定选择配有音频的单词书(或其他背单词材料),每天确保至少听三次音频,并且我建议你把这三次拆分成“1+2次”。

“1+2次”记忆法:

“1+2次”中的“1”,指的是在背诵新词当天就要同步听录音。在开始背诵新词前,至少先完整地听一遍新词音频,听的同时浏览对应的新词,建立对这些词最初的印象。背诵到具体某个词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再听一遍与其对应的录音。

把当天所有新词都背完后,再完整地放一遍音频,一个词一个词地听下去,听的时候尽量不看书,逼自己快速拼读出单词。如果某个单词卡壳了,就重听一遍那个单词的音频,再次尝试记忆,直到熟练为止。

“1+2次”中的“2”,指的是一天结束前至少再利用两段碎片时间,听两遍当天的任务单词音频。比如,你可以在中午吃饭时听一遍,在晚上睡前再听一遍。听的时候仍然要逼自己同步拼读单词,遇到没记住的词就立即回到文本再背一遍,直到记牢为止。

2.听写练习记忆法

另一个记忆的好方法,是做听写练习。如果时间有限,你可以把听写和纯听单词音频结合在一起,听的时候就准备好小本子,同步听写。如果时间充分,还可以每天抽出15-20分钟时间专门做一次听写练习,遇到拼不出来的词就快速地回到书本进行二次记忆和复习。

和背单词类似,古诗词记忆也可以使用多感官刺激记忆法。比如,背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就可以把周杰伦谱曲演唱的《念奴娇》这首歌下载下来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边听歌,边体会,确实能记得更清楚、牢固。

我还记得自己在中学背诵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李煜的《相见欢》时,就配合着听了王菲和邓丽君演唱的以这两首诗词为蓝本创作的歌--《明月几时有》以及《独上西楼》。和诗以歌,将古诗词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同时刺激视觉与听觉,记起来就快了不少。

除了听觉,我们还可以调动嗅觉和味觉。比如,背“chocolate”(巧克力)这个单词时,也同时吃一小块巧克力,边嚼边记,当再次吃到巧克力的时候就更容易回忆起这个单词,或者在看到“chocolate”这个词时就想起了当时的味道。

说来有趣,在所有同水果相关的单词里,除了apple和banana这样的常见水果外,我记得最牢的当属“durian”(榴裢)这个词。为什么呢?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父亲有次到马来西亚出差,顺便带了当地的冰冻榴裢回家。我在品尝这种味道独特的水果时,妈妈在一旁笑着说:“知道榴链的英语怎么说吗?durian,durian,durian......”

一边是“上了头”的又臭又香的榴链滋味,一边是妈妈清亮的英语复读,从此我对durian印象深刻。

第二个记忆方法叫“缩略词记忆法”,无论是记单词还是背诵大段的史、地、政,这个方法都特别实用。可能不少同学对缩略词记忆法耳熟,但几乎没用过,那么不妨在读完我下面的介绍后就尝试起来。

当我们需要记忆一个系列的知识点时,不要马上开始从头到尾、逐字不差地记忆完整内容,而是把这个知识系列拆分成若干个片段,或者说是“关键元素”,接着把这几个关键片段的元素组成一串缩略语。

我们首先把缩略语记熟、记牢,再通过这串缩略语,以点带面地记好全部内容。之后,每当我们看到这串缩略语时,就能根据关键元素,逐一回忆出所有内容。

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那就举一个几乎我所有美国同学都耳熟能详的例子:北美洲有著名的五大湖,包括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休伦湖(LakeHuron)、安大略湖(Lake Ontario)以及伊利湖(Lake Erie)。

这五个词乍一看没有任何关联和规律,但如果我们把它们的首字母抽出来再看呢?S、M、H、O、E--好像还是没看出什么门道。再把这些字母的顺序调换一下呢?是不是就变成了—-H、O、M、E、S,也就是英文单词home(家)的复数形式homes?这时,我们就把五个单词变成了一串缩略语——homes,然后就可以想象在湖面有许多房屋(homes)。由此一来,记忆北美五大湖就变成了以HOMES这个缩略词为线索,再通过每个字母记下其

相对应的湖泊名称。记忆过程瞬间简

单了许多,记忆效果却更加牢固。

3.联想记忆法

我要讲解的第三个记忆方法叫“联想记忆法”,和缩略词记忆法一样,也是很多人听过却没真正用过的一种方法。联想记忆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最重要的分类和用法。

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就是利用相互接近的事物进行联想和记忆。在记忆一个知识点的时候,自然联想起和它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另一个相近知识点。这样一来,我们就将片面知识的单个记忆变成了多个知识的立体记忆,从而显著提高记忆范围与效率。

知乎平台的记忆力大V馨月老师就分享过“用接近联想记忆法记历史事件”,我后来也在参考使用。举个例子,当你学习我国汉朝历史、了解大汉王朝的强盛时,就可以思考一下,同时期,世界其他地方是否存在和汉朝相当的强大国家呢?这时候,你就可以联想到罗马帝国。

通过汉朝想到了罗马,它们都是伟大的王朝帝国,这就是重要的相近属性。从汉朝联想到罗马帝国还没完,我们还能继续延伸,想想这两个国家为什么在几乎同一时期变得如此强大?当时各自发展与崛起的背景是什么?两个国家都发生过哪些大事件?它们兴盛的共同因素是什么?等等。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接近联想不但可以跨时间和空间以点带面,还非常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宽,从整体记忆的过程中提炼出共同的基本特征与属性,从而加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和接近联想虽然听上去很像,却有本质的使用区别。相似联想,主要是通过联想一个看上去相近的具体图像,来记忆一个新知识点。

举个非常通俗的例子:当你记忆中国地图时,如果生硬地去记哪座山在中国的哪个区位、哪条河流经什么省,可能不太容易记住。但如果你把中国地图想象成一只雄鸡,鸡冠是什么位置,对应了什么省份,有哪些山川河流;鸡尾是什么省份,有哪些重要城市和名胜古迹,这样记忆起来就容易多了。类似地,你还可以把意大利的领土形状想象成一只靴子,把日本联想成一条蚕或一只海马,把伊朗的轮廓联想为一顶草帽......

所以,相似联想的精髓是把抽象陌生的新事物生动化、具象化,通过联想自己熟悉的形状、图像来达到降低记忆难度的目的。

归类联想

第三种联想记忆方法叫“归类联想”,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俗话说“物以类聚”,我们在记忆新事物的时候,可以把它和相同类别的东西捆绑起来,统一记忆。

举几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在吃牛油果的时候,可以想到,牛油果是一种原产于海外的热带水果,然后顺便联想记忆类似属性的热带水果,比如百香果、榴裢、山竹等。

又如,在我国文学史上,诗词家多如繁星,我们可以根据相近的风格或时代将他们归入特定流派,统一记忆。

比方说,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杜甫和白居易以及宋代的陆游就都可以被划进“现实主义流派”,而这一流派诗作的共同特点是能够真实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

相关文章

  • 值得借鉴的读书方法。

    名著可以使你,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是从别处得不到的,一部名著,一旦你读进去了,他会把你带到更高的境界,所有民族都...

  • 【我把女儿教进世界名校】读书笔记2+77+W20

    书中谈到了对于学习习惯,补习班,兴趣班的一些看法,很多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专注、坚持的读书习惯 孩子刚入小学的这一...

  • 大文豪和名人的读书方法,值得借鉴!

    知道如何读书,如何站在巨人肩膀上,他们的成就才如此璀璨。如何高效的读书,掌握知识,受到启发,决定着未来的成就。 培...

  • 值得借鉴的30条好习惯

    我有幸一直能生活在比较好的圈子中,我的优秀的同学、舍友,乃至我现在创业后遇到的优秀创业者,从他们身上看到和学到一些...

  • 【读书清单】活出全新的自己 D3

    看到张德芬老师的《活出全新的自己》的这本书,其中很多方法很值得借鉴和应用。 其中提到自我安抚的方法,自我安抚可以帮...

  • 值得借鉴

    现在有一种现象特别明显,很多人喜欢晒书单,比如,一年读了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 起初我也是读书很勤,每天都规划自己读...

  • 值得借鉴

    屈源芝妈妈亲子日记第1884天 7月1日,星期五,晴 今天是七一建党节,也是香港回归第25周年纪念日,特别的日子,...

  • 值得借鉴

    谋不可众 《战国策》有言:“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聪慧之人从不会与俗人合流,成大事者从不会与众人...

  • 台湾学校文化印象之四校长管理的方法艺术

    从校长为论坛当志愿者,到和参访学校校长交流,校长的敬业和遇到学校管理问题的处理方法,和落地措施值得借鉴。 1...

  • “一通百通”阅读法

    【齐帆齐微课】 阅读的方法很多,尤其是那些名人、伟人和成功人士的阅读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样能让我们的阅读能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优秀青年值得借鉴的方法和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or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