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结婚以来,每次去医院身为蒙古族的妻子就会领我去看国际蒙医院的蒙医,这在以前我是从来不会去的。
记得有一次,我的肠胃出了一点问题,总是拉肚子,妻子又带我去看蒙医。消化科门外等侯的人很多,我们排队等叫名字,护士都是先用汉语叫一遍名字,再用蒙语说一遍。我看到有很多病人用蒙语和护士交流,都一点问题都没有,听妻子说这里的护士医生都是蒙汉双修的,还经常有蒙古国的病人来看病呢。
给我看病的医生叫赵日格图,很严肃,他一边给我号脉,一边用比较生硬的汉语是询问我的病情,“你哪里不舒服,症状有几天了?”
“医生,我这几天拉肚子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就是不好。”我如实回答。
“平时都吃了什么吗?”
“我……”我一时不知怎么说。
站在旁边的妻子也许是嫌我表达的不够清楚直接用蒙语与大夫交流起来,把我撇到了一边,我发现赵医生把汉语切换成蒙语之后一下流利了起来,眼里充满了善意,还有了微笑。
经过一番问答之后,很快医生便给我开出了药方,我拿起药方一看,上面全是竖写的蒙文,让我一脸茫然,听着医生告诉我怎么服用,他大概怕我听不明白,然后又扭头对妻子用蒙语说了几句,像是在叮嘱妻子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的话,妻子笑着点头。
我一头雾水的问医生:“这都是些什么药啊,我一点也看不懂。”医生笑着对我说:“没关系,你媳妇儿懂就行了,回家有什么不懂你问她就行。”
走出医院,我跟妻子说 :“这个赵医生看上去也应该当了几十年的医生了,他为什么汉语还说的这么不流利,甚至还有点口吃,说蒙语那么反倒顺畅呢。”
妻子正色回答我说:“在母亲怀里的学会的语言永远都是说的最好的,也永远不会忘记的。同样的蒙语,我可以听出他说的蒙语就是我家乡说的蒙语,我们的母语是一样的。”
我想起刚才严肃的赵日格图医生在和妻子说他的母语时,表情一下就柔和了很多,而且那么自信,流利,看来拥有母语的人真的应该感到自豪,它的作用无法代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