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方法论》课程第五组成员:陈师明(组长)、李兴、白雪松、张静娴、孙亚丽、周芸、吴伊心、范莹、何大海、王昌昊、武争争、林韵
本次主讲:陈师明(人文学院宗教学专业)、李兴(国际儒学院中国哲学专业)
文本案例:冯友兰《人生的境界》(选自1947年《中国哲学简史》)、罗素《哲学的价值》(选自1912年《哲学问题》)
时间:2012年10月
地点: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教学楼
作者:陈师明,我的原创公众号:独孤风子(ID:Newbacon007),微信号:fushubu
陈师明: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是第五组,我叫陈师明,是人文学院宗教学专业,站在我旁边的是李兴同学,国际儒学院中国哲学专业。我们报告的主题是《天人合一》。
首先,我来介绍下背景。中西哲学对比,中方代表是冯友兰(1895.12.4—1990.11.26,河南南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西方代表是罗素(1872.5.18—1970.2.2,英国威尔士人,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二人均是近代著名哲学大师,分别写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哲学简史》和《西方哲学史》。并且两人都很长寿,一个活了95岁,一个活了98岁,对比发现,期间两人有至少70年生活于同一个时空,且彼此对对方文化有所了解,只是具体活动区域不同,一个在东方,一个在西方。
《人生的境界》一文最早出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28章“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此书是他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后经整理,于1948年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其学生涂又光将其翻译成中文,于1985年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哲学的价值》一文最早出自罗素《哲学问题》第15章(即最后一章),1912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何兆武中文译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见,我们手头的这两个文本最早都是用英文写成的,因此,我们找到了两篇英文原版文章进行对比,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意。
李兴:
我们两人在探讨整个这两篇文本时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抛开偏见、立足文本;因为我们都知道,关于冯友兰先生、罗素先生的评论有很多,但是我们讨论文本应该抛弃这样一些外在评论的偏见,而立足文本是鉴于这两篇文章都是由英文成文的,尤其是冯友兰在运用一些概念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中文译本那样晦涩难懂,而参考英文则明了易懂,所以我们的文本是由中英文对比的。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一个核心: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也是胡适先生提供给我们的一个治学方法,为什么大胆的假设呢?前面那位师兄讲到了冯、罗之间的相似性,而在我们的设想当中就是同一的,但是我们不能莽撞,我们有小心的求证。
在我们的探讨当中,有五个对比的视角。第一个是需要纠正的偏见和误解是什么,第二是从哪里寻找哲学的价值,第三是探求哲学价值的方法是什么,第四是哲学追究的终极问题究竟是什么,第五是哲学欲实现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然后,我们还从中抽取了几个关键词对比,分别是:价值&任务、扩张&境界、冥想&觉解、宇宙&自己、宇宙公民&天民。《人生的境界》关键词:任务(function)、境界(spheres)、觉解(understanding and self-consciousness)、宇宙(the universe、 a whole)、人(man、self);《哲学的价值》关键词:价值(value)、扩张(enlargement)、冥想(contemplation)、宇宙(the universe、a whole)、人(mind、soul、intellect)。
通过前面几位同学的讲解,我们已经有文本基础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想给大家穿越一下时空,试图给在座各位带来两位大师的对话。
陈师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我们假设现在就是1947年,比如,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罗素穿越到了冯友兰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某节中国哲学史课堂,冯友兰和罗素正在进行一番对话。现在假设我就是罗素,李兴就是冯友兰,现在对话正式开始。(以下为了突出两位大师的对话,就直接用他们的名字,其中冯友兰的话是李兴说的,罗素的话是陈师明说的。)
冯友兰:现在很多人对哲学都有很大的误解和偏见,以哲学对人无用来否定哲学的价值,但是对于这种观点我是坚决不能认同的。
罗素:英雄所见略同。哲学的价值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哲学和物理科学相比是不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的,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人除了有物质需要还有心灵食粮的需要,各种物质具体科学的实用性正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哲学的价值所在就是要满足人类心灵粮食的需要。
冯友兰:对。哲学的出发点必须是精神或心灵世界,只有从精神和心灵出发我们才能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就是说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罗素:诚然,哲学的不确定性是最遭世人诟病的,他们觉得既然哲学和别的学科一样目的在于获得知识,为何所给出的答案就不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其真确性,他们不知道这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哲学的用处在于能够指出人所不疑的各种可能性。哲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偏见的束缚。
冯友兰:太对了。我在《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中曾指出,哲学形而上学的功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即关于实际的信息,是物理诸科学提供的,老子《道德经》中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为学的目的就是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
罗素:哦,是嘛?我们这样一唱一和会不会令人觉得很怪啊?我们对于哲学的观点难道就没有不同之处吗?中西哲学是应该是属于不同类型的啊!
冯友兰:不承认差异是不现实的,可以看出,中西哲人的治学方法和态度明显不同,西方注重逻辑思维,强调论证方法,而中国注重人生体悟,强调伦理境界。但是我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触并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巨大影响,因而我和古代的中国哲学家是有大不同的。
罗素:哦,是嘛?那你如何证明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这是个很好的问题,非常关键。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详细阅读我的著作《新原人》,我讲明了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而“觉解”是关键方法,觉解是人与动物的区别,觉解程度的高低构成人生境界的高低,依觉解程度由低到高,人生境界相应地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是层层递进的,自然境界的人是顺才或顺习的(本能),这时候是无我的;功利境界的人是为利的,这时候开始有我;道德境界的人行义的,这时候进一步意识到有我是社会的我;天地境界的人是事天的,这时候进一步意识到有我不仅是社会的我,还是宇宙的我。儒释道的中国哲学教人觉解,不仅破无明达到觉悟,而且还不断提高觉解达到最大的觉解,即要不断地从所处的低级境界上升到更高一级的境界,所以说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哲学境界),处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因而也可以说哲学的任务是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罗素:这信息量太大了,每句话甚至每个词都可以继续分析说明,暂不说其他,我想要问问你这个“觉解”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是一种思维吗?还是一种心理?是反思意识或状态抑或其他?
冯友兰:我所说的“觉解”,用英文表示就是“understanding and self-consciousness”,意思是说知道、了解并自觉知道、了解,有某种反思和心理状态的成分,因觉解不同而意义不同,进而人生境界不同,我所说的“境界”用英文表示就是“spheres”,意思是某种球体、范围、界限,觉解就是对无明的破除,就是人不断突破界限,由一个范围到达另一个范围。
罗素:是吗?真的是这样吗?中国哲学是这样做的吗?我怎么觉得你说了我的想法呢?我认为哲学的价值大部分必须在它的极其不确定性之中去追求,这样就能把从未进入过自由怀疑的境地的人们的狂妄独断的说法排除掉,使人摆脱掉个人那些狭隘的打算,逃脱使人被囚禁的堡垒,假使要生活伟大而自由,我们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扩张(enlargement of Self),摆脱掉偏见、习惯、欲望在外界和我们之间拉上的一层穿不透的帷幕或屏障。我的方法就是冥想,哲学的冥想可以破除自我独断,进行自我扩张,从非我出发实现心灵和宇宙的结合。冥想不但扩大我们思考中的客体,而且也扩大我们行为中的和感情中的客体;它使我们不只是属于一座和其余一切相对立的围城中的公民,而是使我们成为宇宙的公民。在宇宙公民的身份之中,就包括人的真正自由和从狭隘的希望与恐怖的奴役中获得的解放。
冯友兰:您刚才说的这个信息量也非常大啊!你所说的“冥想”是一个很关键的词和很重要的方法,能再解释一下它的意思吗?
罗素:“冥想”的英文单词是“contemplation”,意思是沉思或反思。它在自我的扩张中,也在可以扩大冥想的客体的事物中和扩大冥想的主体中,它是和自由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的,脱离了自感官和个人经历,因而不会歪曲客体,可以成功地由个人圈子跳到宇宙整体,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公正。
冯友兰:我明白了,你的“冥想”其实就是我所说的“觉解”,都是不受缚于本能的自我,都是有我并且不断扩张、跳跃,即知道并意识到我所正在做的事的一种反思,有觉解的人生才是自由的,只不过你的“冥想”更加纯粹。另外,我注意到你也使用到了“宇宙(the universe)”这个词,据我了解这个宇宙并不是天文学家或物理学家的宇宙,而是一个大全(a whole)。实际上中国传统哲学就是为了满足人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哲学审视的终极问题是宇宙和自己的关系问题,而“天民”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渴望。
罗素:是的,我所说的宇宙(the universe)就是一个大全(a whole),而哲学冥想可以使人知觉到宇宙大全,心灵便会跟着伟大起来,最终实现心灵和至善的宇宙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我所说的成为宇宙公民。
冯友兰:英雄所见略同。处在天地境界的圣人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即大全,自觉成为宇宙的一员,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的同一。
陈师明:
好了,穿越对话结束!现在回到现实中来。
李兴:
我们的结论是:冯友兰和罗素两位大师最终探讨的哲学最终价值或终极境界就是天人合一,也即宇宙公民就是天民,就是圣人。冯友兰和罗素作为近代中西哲学代表人物,在这两篇文章中,他们都认为哲学不是实际的知识,哲学价值都来源于精神或心灵,哲学讨论的实际上是自己(人)和宇宙(天)的关系问题,并且都认为通过觉解或冥想的方法,来突破自己、认识宇宙。哲学最终的价值和任务将是实现自己和宇宙的同一,我们大胆理解为“天人合一”!这就是中西方哲人的共同追求。谢谢大家!
以下为问答、点评环节:
某老师:你讲了他们之同,那他们之异呢?
李兴:老师这个问题提的很好。这就是我们这个观点面临的最大挑战。两篇文章的论证立场有很大差异,冯友兰是从德行伦理上出发,用负的方法进行论述,罗素是从逻辑分析出发,用正的方法论述。诺斯罗普教授说:西方哲学以他所谓“假设的概念”为出发点,中国哲学以他所谓“直觉的概念”为出发点。这两个出发点当然是不一样的,冯友兰称这两种方法为正、负方法,西方那种逻辑论证的方法就是正的方法,中国的感觉体悟的方法就是负的方法。
陈师明:基于文本分析,我们一致认为,他们核心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和互补之处,都在谈论哲学的用处以及人和宇宙的关系,都认为哲学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即有用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或扩展思想境界、丰富心灵,追求最终实现天人合一。天即宇宙,人即自己,自己与宇宙结合同一也就是天人合一,达到天地境界。
李德顺老师:你们两个一个代表冯友兰,一个代表罗素,你觉得他们两人会对你们刚才的对话满意吗?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一上来,你们两个就互相肯定,“英雄所见略同”,等到各说各的就只会奉承“信息量很大”,彼此都没给对方提出有逻辑性或现实感的问题,到后半截,你们太想把他们捏在一块,皆大欢喜,就像郭沫若过去写的一篇文章《马克思进孔庙》,说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和孔子的世界大同就是一回事,这么浅薄的东西,只有那个年代郭沫若才能写出来。你们在对话的时候一方面不是要寻找共同点,共同点可能是目标、理论前提,但是思路明摆着是不同的,我很欣赏你们的关键词对比,但是你们没有围绕这个展开。“天民”和“宇宙公民”这两个概念其实是整个中西文化凝聚的结果,你们看不出他们之间的差异,最后就有可能搞成《马克思进孔庙》那样握手言欢、皆大欢喜,都天人合一了。
陈师明:我们是通过这两篇文章对比发现他们的结论是一致的,大胆做出了这个设想,冯友兰说天人合一是没问题的,而虽然罗素没有说出天人合一,但我们替罗素把它说出来了,我们认为罗素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孟彦文老师:每一个事物和别的事物都是不一样的,当你把那个不一样去掉以后,哲学思想还能剩下什么?思想更重要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当过程丢失了,结果就离开了它的内容,那实际上哲学家之间就没有区别了。我不赞成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类比。一定要把思想的差异性讲出来,才能深入下去。
李德顺老师:同中之异,是真异;异中之同,是大同。这是层次问题。好吧,大家休息会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