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思涵读书会的社群看到这样一段推荐。心理学上曾把人分为两类:弱势价值观和强势价值观。
两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弱势价值观的人碰到事情,最爱问:凭什么?
而强势价值观的人,则会问自己:为什么?
久而久之,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
喜欢向外归因的人,心里总是充满了愤懑和抱怨,生活越来越糟。
习惯内求的人不断完善自己,越变越好,越来越强大。
仔细的思考自己和身边的人,发现还真是如此。像我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的事,不公平的制度,总会忍不住想到这么一句话,凭什么呀?同样的工作,同样的带班,凭什么他就要比我优秀?
他年纪比我轻的多,我工作这么长时间,凭什么他的职称就要在我前面评上?
干工作的时候,离了我,这个班课就没人干,可是评优秀啊,奖励其他的什么荣誉就按不到我头上,凭什么呀?
因为总是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制度不满,对职称评定的制度不满,对工作失去了希望与信心,内心就会愤愤不平,工作干起来就没有什么动力。遇到的不公平的事我们都喜欢去想,别人不公平,单位不公平。
很少去问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向内求。这时我们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自己没有评上优秀,没有获得荣誉,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我努力的方向不对,可能是我努力的程度不够,可能是我某些地方做的还不好。
那我此后是不是要调整一下方向,改变一下工作的方法,提高一下效率,然后把各方面更完善。
还可以分析别人成功的原因,取长补短。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技巧。他山之玉,可以攻城。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人生的过程,本就是不断修行的过程。
在身边也经常听到别人会这么抱怨。抱怨说自己的努力是苍白无力的。这样的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就没有了奋斗的动力,就会消极怠工。
女儿也经常会说这样的话。一个寝室,有些事,别人不干,只有自己干,就会内心失衡,说“凭什么呀?”学习上,自己一直很努力,别人却在玩耍,其他短视频,出去唱歌,临近考试才匆匆抱佛脚。可就有人会考的比自己还好,这时也会忿忿不平,怒道“凭什么呀?”
原来这都是自己的弱势价值观决定的。喜欢向外归因,内心总是充满愤怒和不平。也会导致自己的变成愤青,生活越来越糟糕。
看来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经常处于暴走奔溃的边缘,导致事情恶化,就是弱势价值观决定的。
但也有一部分人始终是积极主动的努力向上,充满了一种蓬勃的生机。这中间有利益的驱动,其实我们做任何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利益驱使,可能是名、可能是利。金钱激励才会主动去做事。
但也有一些人他们会会拼命去做一些事,会愿意去做一些事,这类人又不同,他们主要是梦想在召唤,是在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也有兴趣驱使,他就愿意做某件事,而且是沉浸式的。
如无戒老师她就喜欢写作,喜欢写小说,她说写小说她就觉得轻松愉悦,觉得生活充满了意义。
红娘子老师她就喜欢写玄幻、灵异、恐怖。写这类小说她就写得特别顺、特别爽,乐趣无限。
这些人做事做的心甘情愿,很少去抱怨,应该也很少去问凭什么呀,他们更多的会问,为什么?把原因归结于内在的因素。
当习惯向内求,不断反思自己的时候,就会不断完善自己,修正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人最强大的敌人还是自己。人要解决的百分之八九十的事都需要靠自己。只有我们向内求,让我们的强势价值观变得越来越强,内心变得越来越强。面对任何事都能够坦然自若,多问为什么,多去找办法。那问题才可以真正解决。你也会真的变得快乐起来。
人们经常说靠人不如靠自己。这句话是真理。
女儿的出租房停电了,没电费了。同室的一个女孩回家去了。负责租房事宜的另外一位姐姐发钉钉信息不回,可能忙。打电话给房主,房主的回复是必须是物业给他打电话,不然他不会透露自己的信息。房主与房客的联系,居然也还要保密信息。问题是现在问不到房主的信息这电费就交不上。
女儿打电话给客服,让客服帮忙查询电费缴纳的ID。客服却连话都说不清楚。多方寻求无果,女儿又要暴躁了,跟我打电话诉苦。然后她又给客服打电话。
这次重新换了客服,很轻松的查到了她们电费缴纳的ID,她也把电费交上了。半个小时之后,她重获光明。非常开心,由衷的说:看来还是得靠自己。这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不开心,甚至不幸的事。这时我们一定要从自己的内心去获得强大的力量。勇敢的去面对,让自己开心起来。
在生活中尽量减少自己的弱势价值观,尽量不要去问凭什么;要不断强化自己的强势价值观,多向内求,多问为什么?怎么办?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