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微谈 ▏家庭教育中,一直正确的父母是在自我保护

心理微谈 ▏家庭教育中,一直正确的父母是在自我保护

作者: 苏幕延 | 来源:发表于2020-03-07 19:17 被阅读0次

    几句话

    小时候,经常因为看电视挨骂,老爸总会说一句话:“你再看……看电视有什么出息!”

    这时候,我内心会做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无声地说:“不看电视就有出息啦!这有什么关系!”
    成长过程中,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被家长、长辈、上级或领导这样的人,莫名其妙地说教一番,他们说着教育的、人性的“真理”,要努力,要诚实,要听得进去告诫,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
    他们说着十分正确的话,我们无可辩驳,也无比难受。正式扯淡 这是《心理微谈》系列的第七篇文章,七是我给自己定的幸运数字,硬要说理由的话,我觉得事物发展量的积累,由六到七,就该产生质的变化——进入另一个阶段了。所以七天一周轮回,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算了,除了第一句,后面都是我瞎说的。
    我是在一时冲动之下,先写了《心理微谈》系列主题,相当于头脑风暴意识流。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在想,父母自身不断学习成长的动力,大概有一部分是希望教育过程中可以规避一些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住在景秀江山的时候,我常去旁边的沙县小吃,一次看到一位母亲很认真地教育孩子要好好吃饭、逼孩子选兴趣班:你想学跳舞还是画画,或者都学,特长对将来升学或工作都是很加分的……你给我坐好,在听我说话吗……是上午还是下午,你定个时间,要不就上午吧……
    孩子跟妈妈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东张西望,看到我时,我做了个鬼脸,然后一副无奈的表情。她心领神会,吐了个舌头继续吃饭。 好灵动的孩子啊!

    又想起一段影片,似乎叫《妈妈的遥控器》,里面也有个吃饭的场景,孩子不喜欢吃苦瓜,妈妈却非得给孩子夹,还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吃苦瓜,但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妈妈有一个时间遥控器,只要孩子做得不如意,就会被按返回键重来,求死不能,直到孩子对家长的控制“习得性无助”。
    好像啊!
    孩子往往是说不过父母的,因为太多次的说不过,所以选择不说了。有没有某些时刻,有跟孩子沟通不畅的困惑吗?
    想一想曾说过的话。也许是因为,你说了太多正确的话,正确得不容反驳,正确得如同真理…… 但关键是,这些无可挑剔的话,孩子真的不懂吗?

    比如说,学习要专心,要努力,要刻苦;当孩子把抵触写在脸上时,紧接着说,被人说了不高兴可以理解,但我们要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改正,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啊!
    如果这些话过度重复,算不算一种问题行为呢?就像你在大街上一直不停地告诉别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虽然大家都知道,但仍然会异样地看着你吧!
    网络上有个关于学业辅导很有意思的描述:小学父母最为嚣张暴躁,因为他们什么题都会;初中父母较为心平气和,因为大部分题不会做;高中父母被鄙视,因为基本不会做,只能做饭煲汤搞后勤了。
    我在想,在孩子成长得越来越强大,而父母慢慢弱势(落后)时,父母会不会无意识地进入一种隐藏攻击的自我保护模式?我好像没法给孩子有效的指导了,那就说一些无法反驳的、正确的话吧!因为父母也会感到危机,因为父母也有不自信,因为父母心中仍渴望那份不太稳定的权威。
    从心理学上分析,说太正确的话往往带着一种隐藏的情绪攻击,攻击是为了自我价值保护。在这种模式下,说的人越说越开心、越舒服,听的人越听越难受、越痛苦——而且无从反击。
    自我保护没有问题,但若以他人的痛苦为基础,便出现问题了。从稍稍长远的视角来看,保护自己的同时总是让别人不舒服,关系终究会被破坏,别人迟早也会做些事让你难受。
    这叫,伤人者终将必自伤,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确与否是认知层面的辩论,而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多是情绪情感层面的操作了。家庭教育,只有在亲子情感沟通顺畅的条件下,才能促进彼此知识的增加,保障教育的效果。

    接收与赠予都是一种幸福

    既需要谦逊也需要勇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微谈 ▏家庭教育中,一直正确的父母是在自我保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uh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