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儿小而纵之

作者: 草蝶 | 来源:发表于2018-09-05 14:37 被阅读30次

父母是孩子风雨中的保护伞,甚而有些父母启用了过度的保护作用,成了孩子人生中只会赞美的观众。正因为家庭教育环境的错误影响,使得一部分孩子成了让人头疼的孩子,他们不爱读书,不爱学习,不热爱生活……

孩子们那些稚嫩、蹒跚、甚至是顽皮,都是大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爱。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着长大,或多或少难免会犯下那么一点点错误吧,即使那么一点点儿的错,大人们总是说:他只是个孩子,也舍不得打,也舍不得骂,甚至是舍不得责备上一两句。

“他只是个孩子。”这句话不知道有多少大人为别人的孩子开脱,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正在用这句话保护与放纵着自己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中了这句话的迷魂招,在人生的轨道上越走越远,直至长大触犯法律也不忏悔回头。

在正需要教育的孩子身上,我们选择了听之任之,不加管制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还有少数父母找理由为孩子“擦屁股”,为自己找宽慰的借口,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完美无缺的孩子。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完美无缺”的孩子,我们常说:人无完人,何况是正在学习做人的无知幼儿呢!偏袒与溺爱与放纵日复一日地迫使孩子们的思维变得畸形,这些孩子的行为不出格才怪呢?

孩子与父母是非常奇妙的关系,人在年幼时期可塑性非常强,孩子在长到十五六岁以后,不仅是个子长成了,很多看不见的方面,比如:人生、金钱、亲情、友情……各个方面在孩子心中已经成形。父母不能总是说等到孩子长大了,等到孩子长大了以后,父母再去说教,恐怕不会有什么效果了。要想收获一个好孩子,必须对小孩子加大管理力度。不能以“儿小”为借口,忽视德育教育

我们来看李琦现实版的故事。

李琦的父母从他记事起经常在福建打工,自然而然他就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家里就他一根独苗,虽然条件艰苦,奶奶清茶粗饭,但是对李琦的疼爱从来不曾少过一分,吃什么穿什么要什么,都尽可能的满足他。

有一次,李琦的父母都回家了,他向父母要钱买零食吃,没想到他妈妈说“好吃的零食”是垃圾食品,网上有很多小孩子吃了都生病住院了,还有当场口吐白沫死亡的孩子呢!李琦心想:奶奶天天买给我吃,咋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呢。他想来想去,一个人跑到超市去了,趁着没人看见他,偷了好几包食品藏到了没人注意的地方,索性背着父母吃个够。

没想到超市的店长随后就找到了家里,他跟李琦的父母说了事情的经过。李琦知道了吓得躲到了房间里,没想到父母没有生气没有发火没有打他,甚至都没有叫他出来。只听见父亲对店长解释说:“我跟他妈经常不在家,刚回家也只顾着对他好,刚才在家要钱没给他……他还是个孩子……”

“多少钱?我给你,要知道孩子这么想吃,我给他钱就是了。”妈妈说着就去拿钱给那家超市的店长。

店长临走说:“大人都不会这样,也就是小孩子。”

李琦听见爸妈这么说,心里的胆怯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一丝邪念冲出脑海,李琦想:我就家里这么一根独苗,父母会替我付账。

随后,李琦去附近的网吧上网,自己带的钱花完了,可是网络上的游戏太诱人啦,他玩着玩着就忘了时间。肚子饿地咕咕叫的时候才想起来回家,可是这时已经没有钱付这么多上网费了,网吧老板斥责说:“没钱你上什么网?叫你爸来。”

网吧老板拨通了一个电话,随后爸爸就出现在网吧门口了,李琦害怕爸爸吼他一顿再打他,没一会儿他这样的胆怯就烟消云散了。

爸爸对店长满脸笑容:“吃饭都没找着这孩子……他还是个孩子……没遇到坏人就放心啦。”

爸爸把上网费给了网吧老板,李琦一溜烟就跑回家里啦,本来他还想着爸妈会严厉地揍他,没想到父母对这件事情只字未提,就跟没有发生过一样,李琦的胆子就更大啦。

从那以后,李琦经常泡在网吧,偶尔也会搞些小偷小摸,他想着反正父母会替他结账。谁知学校老师看到上课不见李琦,给他爸爸妈妈打电话找他,说李琦经常在学校和别的同学打架,经常拿着垃圾食品,现在上课也找不着人。

李琪爸爸解释说:他奶奶在家,我和他妈妈都不在家,孩子还小呢,他能跑到哪里去?我给他奶奶说说,让他去找找。

李琦爸爸给网吧老板打电话,李琦接了电话,爸爸叫他回学校上课,并且他把上网费付过了,爸爸还说给他买个手机,李琦赶紧说要个智能手机,能上网,以后就不去网吧了,还能做老师布置的安全作业。

李琦有了能上网的手机。

用手机上网方便多了,而且网上的游戏都能玩,李琦总是在被窝里玩游戏玩到半夜,更别提什么作业啦,李琦渐渐离不开手机了,他偷偷的把手机带到学校,由下课玩变成上课玩,沉迷于网络游戏,他也在网上认识了几个跟他一样的孩子。

老师向李琦父母说了他的相关情况,最后,李琦父母决定趁着暑假假期让李琦去他们打工的地方住一段时间,好好看看这个孩子。

李琦到了福建以后,和父母住在租的房子里,爸妈每天都要上班,平时自己一个人待在家里没意思,就一个人跑出去。

他发现附近有一家网吧,等到父母上班了以后,他就去网吧打游戏,在网吧里,他认识了几个和他一样的孩子,那几个孩子经常到商场进行偷窃。后来,人越凑越多,他们几个组织在一起,每个人都有纹身,纹了一样的图案,算是入了伙,合伙偷窃。

街边店面是玻璃的商户,一家一家的玻璃被砸破,现金被抢完,他们每天晚上都要偷够平分后人手二百元人民币才罢手。警察接到报案后,没想到凶手竟是这些孩子。

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都是网开一面,从轻处理,触犯法律的孩子让他们在少管所接受教育,毕竟他们都还是孩子啊。

多少迷途中的孩子还未返图啊!多少迷途中的孩子期望被拉一把啊!多少迷途中的孩子明知错了却不知如何改正啊!

在孩子的人生路上并不缺少风雨,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需要父母的陪伴,孩子像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需要呵护,需要扶植,需要指引,需要更正。孩子才是教育的黄金期,一旦错失,多少黄金也买不回来的啊!

父母之爱为之深远,切莫把“儿小”作为任其成长的借口,道德教育才是父母应该抓的重中之重,做事先做人,成才先成人。莫说孩子小,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下半辈子最心安的事情。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父母。

相关文章

  • 勿以儿小而纵之

    父母是孩子风雨中的保护伞,甚而有些父母启用了过度的保护作用,成了孩子人生中只会赞美的观众。正因为家庭教育环境的错误...

  • 2020-06-09

    [cp]吃货的原则:勿以饿小而为之,勿以膳小而不为 ​ ​​​

  • 诗文

    勿以恶名而为之. 勿以贫穷而比之. 勿以金钱乱伦理. 勿以娇宠而惯之

  • 勿以小而不为之

    良好的家风和家训、家规,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来说是至关紧要的环节。我们家奉行:一切从小事做起的家风和家规。 ...

  • 我的坚持孤独而坚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他人为之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他人不为而不为!

  • 了凡四训之积善之方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

  • 吾辈处末世

    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

  • 3.30

    吾辈处末世①,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

  • 勿以“事”小,而不为之

    周国平有句话说得好: “做成大事的人, 往往做小事也认真, 而做小事不认真的人, 往往也做不成大事。 我们总是觉得...

  • 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稻盛和夫

    小善如大恶,大善最无情。 亦有 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 究竟是何意? 到底什么是“善”? 我以为,善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勿以儿小而纵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ko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