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送宝月到幼儿园后,就打算去给昱彤送鲜花饼。问她在不在工作室时,她居然没回答我简单直接的问题,我一边开着车,一边着急的等待,结果那个焦急和不舒服的情绪就自然而然上来了。
一路上,路线改变了几次,最后我开到工作室停车场,倒车把后视镜给卡住了。下车拍了一张照片,手机就停机了。回到车上,我开始静下来感受自己的情绪,感受我到底怎么了。我不想合理化任何一丁点的情绪和感受,也不想划过任何一丝细微的情绪。我想要把握每一次机会来感受情绪,感受感受,然后从中赢回情绪背后的力量。
影儿老师说过,“情绪背后藏着巨大的力量,所有的情绪都是礼物和彩蛋。”回想过去的时光里,我常常划过自己的感受,也习以为常的合理化所有的情绪和感觉。理由就是,这点小事算什么,这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可是,当下,我不想错失任何的赢回力量的小事。
静下来,我问自己,为何我有情绪,为何我觉得不舒服?因为,刚回来要做的事特别多,事多,难免就会心急,也没有安定下来,于是心浮气躁。事多,可能是导火索,但核心好像还藏着受伤的感觉。给予,并没有做到全然和纯粹,好像隐约中有一种期待,和一种付出的概念。
真正的给予,是不会有情绪的,是纯粹和全然的喜悦。可是,我在做什么?一边给予,一边隐含着我在付出,我就可以一并携带上我的情绪。这是什么逻辑?
我想想,可能在关系里,很多时候,我们一边在付出,一边在抱怨,还一边“随地大小便”,没有安放和照顾好我们的情绪。好像是说,因为我对你好,因为我对你付出得多,所以我就有发泄情绪的权利。于是,付出给予的时候,不再是那么单纯,可能不自觉地变成了一种交易和获取更多任性的条件。
我就换位思考,如果关系里的一方一边打着爱我,照顾我的旗帜,一边毫无觉知肆无忌惮地抱怨和伤害的话,我会是什么心态和感受。我可能很大程度会说,“谁要你的给予,谁稀罕你的付出,你完全可以不用做什么,但是请你收回你的情绪,管理好你自己的心情。”
这种复杂的情绪背后,有没有可能是我在渴望做好人呢?如果有做好人的渴望或期待,那我宁愿不做好人,我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我只需要纯粹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正开心喜悦的事。
今天一丝隐约的情绪背后,我并没有合理化,也没有滑过去。我收回的力量是,随时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的行为,是否有想做好人的期待,是否是全然纯粹的发心,是否真正做着自己开心想做的事,而不是委屈,不是证明,不是交易。
感恩,我创造的演员昱彤,来陪我演戏;感恩导演兼演员的我自己,创造了这个游戏,还从中收回莫大的觉知和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