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长平之战结果为何是秦胜赵败?

长平之战结果为何是秦胜赵败?

作者: 林中漫步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1-29 19:27 被阅读0次

    长平之战作为冷兵器时代世界规模最大之一的战役,其意义和历史影响足以值得后来人好好研究。

    我们先说下交战双方的情况。

    长平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为秦国和赵国,秦国和赵国是当时战国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东方齐国曾经也非常强大,但在五国攻齐时差点被灭国,从此以后国力渐衰;南方楚国曾经也是国土广袤人口众多的大国,但从楚怀王以后便开始衰败,在长平之战前早已经被武安君白起攻打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锐减,而且国都郢都也被秦国占领;魏国从梁惠王时便开始衰败,此后再无崛起;韩国在申不害时曾一度崛起,但因过于张扬被魏国揍趴,自此再也没有雄起过,只是夹在大国之间苟延残喘,跟在大国后面亦步亦趋;北方燕国弱小,曾被齐国打趴过多次。所以长平之战前昔的战国,赵国和秦国是两颗双子星,共同在战国天空中璀璨发光。

    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大增,其骑兵曾大败匈奴,而且在实战中战斗素质不断增强。另外,该国基本上没有打过大的败仗和惨仗,属于一直韬光养晦类型的国家。无论齐强魏霸还是秦强楚霸,赵国都没被当作出头鸟揍过。并且,赵国历史上并没特别昏庸的昏君当政。更重要的是,赵国的国民性格也比较彪悍,尚武好战,与秦国一样。所以,此时的赵国确实有实力跟秦国打一仗。另外,更为重要的是,赵国不像韩、魏和楚一样,在和秦国的战斗中多次领教了秦人的战斗力,并且在仅有一次的淹於之战中斩杀八万秦军打破了秦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赵国人心里不怕秦国,更为重要的是,赵国为了维持自己的面子,自然也不能怕秦国。

    接下来,我们来看秦国。秦国从商鞅变法、惠文王东出、武王进一步东出到秦昭王时期全面扩张、远交近攻,不断蚕食近邻韩魏楚的领土时,其一统天下的雄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虽然上党争夺战使得和赵国过早地进行了军事对决,但从历史发展进程上来看,这实属必然。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况且秦国在长平之战前早已经开始了用武力统一天下的征程,此时已经不可逆其趋势。

    再次,我们来看下这次战争的导火索_上党归属问题。起因是这样的:秦国武力攻打韩国上党,韩王打算将上党割让给秦国,而韩国的新任太守冯亭却以上党百姓不愿归于虎狼之秦为由将上党送给了赵国。冯亭本意是既然都是割让,绝不能让上党白白归于任何一方,必须要让其用巨大的代价来拿。当冯亭把上党的地图拿给赵国时,赵国君臣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贪婪和不知利害,相反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接下上党的。只不过,赵国君臣万万没想到,一个上党竟然让赵国几乎付出了国灭的危险。

    对于秦国来说,自然是万分气愤,我秦国死亡如此多的将士到最后却为他人做了嫁衣裳,不争取到手上党绝不罢休。而对于赵国来说,如今接不接上党主要有这样几种利害:接则为秦国攻赵提供了口实,而赵国虽然不害怕秦国但也没有把握战胜秦国;不接则显得赵国胆小畏秦,诸国肯定会通过此事而更加畏秦而小视赵国,所以上党一地是小,国威和面子事大。并且,赵国接受上党虽有坐收渔翁之利之嫌,但也不算强取,毕竟是上党郡守代表上党百姓亲自把上党送给赵国的。最后,综合种种考量,赵国接受了上党。

    赵国接受了上党,这无疑于虎口夺食,被称为虎狼之国的秦国被激怒了,大军直指上党。谁知处于优势的赵国,此时虽说军民一心,但仍旧无法抵挡愤怒秦军的攻伐,最后上党失守。上党失守,并不是这次虎口夺食的终结,而是一次更大战役的开始,也就是我们将要说到的长平之战,从此将要拉开帷幕。

    有人说,秦国如果夺了上党就收手,赵国失了上党就觉悟,那么后来就不会有长平之战,也许后来的历史就要改写了。然也?非也。如果这样看的话,只能是从局部看到了一些偶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却没有从宏观层面看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惯性。此时,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已经停不下来,也就是说历史的车轮走到这里不仅不会停下来,还会加速前进。具体的表现就是秦昭王自然不会放弃继续前进的步伐,从而将统一天下的伟业向更深一个层次推进。而战败的赵国同样不会停止报复,否则他在战国的历史舞台上无法立足。所以,此时就好比两头猛虎本没有大的利害相撞,但由于一点小小的冲突,它们便能龇牙咧嘴向对方扑去,直到最后一个倒下一个重伤为止。如果是一只老虎和一只豺狼有了摩擦,很有可能是豺狼在一阵嚎叫后首先选择撤退,以示弱而自保。道理很简单,它没有因为一丁点的利益和老虎拼命的充足理由。但现在是两头老虎,结果便不同了。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绝非空言。在虎的眼里,争夺的不仅是丁点利益,而是对王者地位和尊严的捍卫。捍卫了王者至高无上的地位,便也就意味着会有源源不断的衍生利益。此时的秦赵两国,便如两头已经缠斗到一起的猛虎,不到一个倒下决不罢休。

    那么,战争如双方所预料的那样进行了吗?没有。秦赵双方都没有想到后来战争事态的发展会像结果那样。秦昭王虽然知道这一仗肯定很难打,但没有想到单战争对峙就用了三年时间。同样,赵国也是如此。如赵军主帅廉颇当初所想,用以守代攻之计磨去秦军的霸气和锐气,然后再寻找反攻的机会或者让秦军自行撤退。这样,一是不失败,当然也不能失败,对于此次战役本身的重要性,廉颇当然是知道的,二是如果胜了,赵国便有一统天下的可能性了。所以,他采取了稳中求胜的保守战略方针。按道理讲,廉颇的方针是没错的。前面已经说了,此次战役结果只能是胜或和,但绝不能是败。如果稳住了,败是肯定不会的。但事态的发展也超出了廉颇的预料。他没想到秦国压根没有撤军的意思,这样一耗就是三年。

    刚开始,赵国还打算继续走联合其它几个国家攻秦的路子。谁知道武安君白起亲赴大梁,向魏王讲了水淹楚国鄢城的战例,本就畏惧秦国特别是畏惧无敌战神武安君的魏王,此时果断打消了合纵的念头。并且,此时已经远非公孙衍、苏秦和孟尝君时代的战国。一是各国难以找到伐秦的利益共同点。因为赵国现在是仅求自保,在合纵中明显有极为强烈的利益诉求,而他国则不然,一是有前车之鉴对合纵伐秦缺乏信心,二是看不到现实利益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合纵伐秦的意愿自然十分低下。二是缺乏一个具有实际领导权威的国家和军事领导者。三是两强相争,不管是谁赢谁败,最后的结果都是列国愿意看到的。因为谁赢谁输虽不知道,但有一个结果却是肯定的,那就是一国要么被灭要么基本衰落,另一国元气大伤。我虽不强,但只要敌人弱了,那我也就强了。所以,没有比作壁上观更好的应对之策了。最后的局面是各个诸侯国坐山观虎斗,看秦赵两国在长平拉锯。

    在刚开始的战斗接触中,赵军与秦军的确是正面交锋,但相继败北,失去了几座城池。在领教了秦军的战斗力以后,赵军主帅廉颇才开始变得保守,采取了稳中求胜、伺机反攻的战略方针。这样的僵持,一下子就是三年。战争到了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的比拼军事实力,而是比拼综合国力。长平之战历时三年多,秦赵双方投入的兵力达到了一百万之众,这在当今世界都实属罕见,更何况在古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据了解,在当时,列国总人口在1000万左右。所以,对于秦赵两国来说,这都是倾全国之力在供给自己的军队。一百万多张嘴,每天就像一个无底洞。如果每个士兵每天食用三斤粮食的话,一百多万人就是三百多万斤,一千多天消耗则是三十亿斤粮食。这个数字恐怕拿到今天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以当时列国的农业生产实力来看,最强大的恐怕还是秦国。这也就不难理解秦国为什么敢不断对外扩张,有粮有底气啊,更何况秦国的战斗力也很强。当时的关中平原经过周部落时的开垦、秦国几代人的精心耕耘,土壤已经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再加上天府之国四川一年两熟的水稻供应,秦国的粮食供给该是不成问题的。但是,经过了三年的对峙消耗,秦国国力也日益捉襟见肘。再来看赵国,赵国本身地处北方苦寒之地,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此时供给五十万大军的一日三餐,更是非常费力。所以,经过三年的消耗,赵国首先显得力不从心。

    那么,在这一消耗过程中,秦赵朝廷上君王大臣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呢?秦国一边是王龁担任主将,虽然不如武安君白起名声大,但也是有经验的将军,朝廷里面对赵国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一致的,一个字_战。所以秦国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做到了君臣同心。而赵国呢?赵国大臣从是否接受上党开始态度就不一致,到长平之战时还有主张速战速决和持久战的。所以,在战略上赵国君臣之间从开始就没有达成共识,以至于后来竟然发生临阵换帅的事情。不过,秦国也有换帅,但对方换的是深受士兵爱戴的武安君白起,而赵国换的是毫无实战经验的马服子赵括。无论是换帅还是对内的政治,秦国君臣之间的同心协力都愿非赵国可比。正所谓上下同心者胜,这点确实不假。那么再比较下两国君主的个人能力。秦昭王正是经验丰富、当政治国最成熟的时候,他对整个全局的洞察力和驾驭能力非常强。而赵王呢,年纪比较小,没有经历过像长平之战这样大的战事;缺乏较强的为君能力,不仅没有妥善处理大臣之间的政见分歧,反而自身始终在是速战速胜还是稳中求胜这样的战略路线问题上徘徊纠结。他所任命的赵括虽然有善于论战的美名,但毕竟缺乏实战经验做依托,第一次历练就是拿长平之战这样的大仗练手,故而还犯了不能知人善任的毛病。有人说,陆逊当年不也是临危受命吗?结果打败刘备的六十万大军且让先主命殒白帝城。似乎二者可以替换,其实不然。首先赵王不是孙权,其次吴国当时确实没有能够胜任元帅一职的合适人选。而赵国则不然,至少有廉颇将军这样老成务实有丰富战斗经验且有一定知名度的将军。用赵括换廉颇容易动摇军心,而用白起换王龁却稳定加强了军心,两种换帅的效果是相反的。也可以说,临阵换帅导致了秦赵两国的胜算率差迅速扩大。赵军缺粮军心本就不稳,再加上换一个毫无战斗经验和威信的青年将领赵括,军心更是动摇。在长平之战这样大的战役中,双方任何一点疏忽或错误都会导致整个战争胜利的天平向对方倾斜。所以,到这里,也可以说,赵国最大的失误在于临阵换帅。

    然后,武安君白起到了前线,对整个战役的前后进行了周密的布置,对战争一旦打响后各种可能性进行了预判,而赵括因为赵军对秦军的弱点不了解只能采取战术试探的手段进行尝试性进攻。极具讽刺的是,直到这时,赵括还不知道对方也已经换帅,而且换的不是别人,是令各个诸侯国闻之丧胆的武安君白起。此时的赵括,一是急于建功,渴望一战成名;二是在不了解敌人统帅的前提下进行贸然进攻;三是缺乏重大战役历练获得的经验和临危不惧的定力,突然举国之任落在了他年轻的肩膀上,他内心是慌张的,在做决定时很容易失误,而这对于一个主宰数十万生命的统帅来讲,这种缺陷是致命的;四是他的脑子里并没有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只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赵军突然全面出击,用闪电战的方式快速解决战斗上。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赵括最后输掉此次决定国家命运包括自己性命的大战的重要原因。

    接着上面赵括的第一步棋讲。第一番战术试探获得了小小的胜利后,赵括便误以为秦军果真没有料到赵国的突然袭击从而在战略上陷入了被动。殊不知,自始至终,这都在武安君白起的策划之中。武安君利用了赵军急切寻找秦军主力决战的心理,在第一战上故意以撤退来引诱赵军的全线出击。没想到赵括果然上当,他命令二十万大军全线追击撤退的秦军。这样,白起便把赵军引到了泫氏这样一个谷地里面。二十万大军被困泫氏,前后被秦军堵死,这时赵括才知道大军被包围,与自己对阵的敌军统帅正是武安君白起。但此时知道已经晚了,几十万大军被围,援军无法救援、粮食早已经被吃完。虽然中途赵括组织了很多次大规模突围,但都被打了回来。后来赵军一是突围信心丧失,二是缺粮严重以至于到了吃人肉的地步,战斗力也丧失了。就这样在被围困46天后,赵括亲自带领大军突围,结果被乱箭射死。战斗到这里,也就到了尾声,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加之前在多次战斗中被杀死的二十万赵军,赵国四十万大军在长平之战中除了极少数年幼的被放回之外,全部被杀掉。

    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历时三年多,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战争结果,在古代冷兵器时代的世界都是极其罕见的。从此战以后,赵国一蹶不振,虽然不至于立即国灭,但已经没有能力和秦国抗衡了。而秦国经此一役,虽然说是惨胜,但获得的胜利意义巨大。因为长平之战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说明,历史赋予秦国统一天下的使命已经无法改变了,秦国也不必要畏惧任何一个国家而可以赤裸裸地进行他的统一大业了。当然,我们也不妨做这样一假设,假如秦国战败,那后来的历史又将如何发展呢?那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也要重新改写了。当然,秦国的胜利从局部看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单从整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这却是必然中的偶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平之战结果为何是秦胜赵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cf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