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总投入兵力逾百万之众,仅仅是战后被秦军坑杀的赵军降卒在史记中所载便达四十五万,堪称战国之世最大的一场战争,秦赵两个当时最强大的战国也因此而一战定胜负,自此山东六国再也无力抵挡虎狼之秦,本文旨在探究此战双方之得失以及秦军为何得胜而赵军缘何大败。因参考史料有限,故其中很多唯个人观点,望老师指正。
第一,天下大势
韩非子曰:“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战国之世,更是如此。战国之初,魏文侯,魏武候任用李悝,吴起,两代变法,使魏国成为天下第一强。然自秦商鞅变法,收复河西,齐威王整顿吏治,依孙膑之计两败魏国,上将军庞涓战死,魏国之势大颓。之后,秦惠文王坚持变法,以张仪为相,破六国合纵,司马错为将数败六国,秦终大出于天下。齐国亦经几代变法,国富力强。秦昭王十九年,秦称西帝,齐称东帝,两强并列。然而齐闵王穷兵黩武,趁燕国变乱几近灭燕,又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独吞宋国。燕昭王复国后,以乐毅,庄辛等为国之栋梁,联合五国出兵攻齐,大破齐军,拔七十余城。后燕惠王中反间之计,用骑劫代乐毅为帅,被田单用火牛阵破之,田齐复国,自此,燕齐两弱,再无力争雄天下。而楚国吴起变法未成而止,除了一举灭掉吴越以外始终裹足不前,至楚怀王为秦所制,楚国衰落至极。韩国与楚国相似,变法未成而申不害身死,之后便一直位于七大战国最弱。所以在秦昭王中期,除赵国以外的山东五国皆已成颓势,而赵国自赵武灵王行胡服骑射以来,军力大振,一举荡平北方三胡与匈奴,扫清后方,使得赵国的大量骑兵部队解放出来,参与到中原的争霸中来。赵惠文王时期,赵国文有蔺相如,虞卿,武有廉颇,赵奢,可谓人才济济。秦国昭王执政也渐渐稳定,先有魏冉,后有范雎,武将方面则有战无不胜的白起,加之秦国新法不断稳固,国力日进。长平之战,是天下秦赵两强争霸的产物,并且秦赵接壤,两强之间必不可能像往日秦国与齐国一样相安无事,各自称帝,所以长平之战是必然要爆发的战争。
第二,秦赵之争
长平之战并非一蹴而就,秦赵两国曾有过长期的小规模战争以及战国之世必不可少的邦交之争,为人所熟知的完璧归赵的故事就是两国邦交之争的一个体现。秦意图向天下展现自己的强大,想借和氏璧之事让天下以为赵国屈从于秦国,幸得赵有蔺相如,方才化解了此次事件,之后在公元前281年和公元前280年,秦又两次攻赵,第一次拔石城,第二次斩赵军两万余人,取狼城。由于战略需要,秦国要打垮欲复楚怀王之仇的楚国,为避免两线作战,秦国提出与赵国议和,于是便有了渑池会盟。渑池会盟上,秦国仍是意图在外交上压赵国一头,秦昭王几次在会盟中对赵国提出不合理要求,先是命赵王击缶,又让赵王献城为秦王祝寿,以示力压赵国,但都被蔺相如化解,且廉颇陈兵边境,秦昭王不敢轻举妄动。最终两国和解,进入了一段时间的和平时期,然而两国在这段时间也在极力扩张。秦昭王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79年,白起攻破楚国国都,郢都,并且火烧夷陵,楚国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最终为秦国所灭,白起与此战中被封武安君。秦昭王三十二年,即公元前275年,秦穰侯魏冉攻魏,围困魏都城大梁。然而在此时,赵国也看准了魏国这块肥肉,公元前276年,赵廉颇攻魏,两强攻魏,争端又起。秦昭王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73年,秦穰侯魏冉,武安君白起 ,客卿胡阳联手攻魏,于华阳大败三晋联军,斩首十余万。到此为止,秦赵之争多以秦胜为终。然而,秦国与此时在内部发生了一些矛盾,魏冉为扩大自己的封邑,要进攻齐国的刚,寿等地,但齐国距离秦国很远,即使攻下也没有办法化为秦土,从魏国来秦的谋士范雎提出先攻韩魏来扩大实力的远交近攻战略,秦王采纳了范雎的建议,但在攻韩国之前,为打击赵国,秦于公元前269年发动阏与之战,当时赵将廉颇与乐乘都认为不可守,唯赵奢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在阏与击败秦国,也成了秦赵之争中秦国首败。
第三,国内变局
穰侯魏冉,秦昭王之舅,秦武王死之后拥立秦昭王,多次为秦相,屡建战功,是秦国强大的一大功臣。但是魏冉慢慢开始居功自傲,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发兵进攻齐国,刚,寿等地,但最终秦国未得一利。秦昭王在位三十多年,却始终没有真正亲政,原因就是魏冉,泾阳君,华阳军等一班外戚掌权。范雎入秦后,向秦昭王建言,以攻齐无功为由罢黜魏冉。公元前266年,秦昭王驱逐魏冉,由范雎代魏冉为相,封为应侯。由于秦昭王中期大军主要由白起掌管,所以此次变局并未使秦国产生重大危机,权力也算平稳过度。朝局稳定后,白起在公元前264年到公元前262年发动了三次对韩攻势,夺去了河内以及河东几乎所有的地方,韩国上党成了一块飞地。
第四,长平之战
1.导火索
秦三次攻韩之后,韩国的上党只在名义上是韩国土地,而事实上已经被秦国包围。上党,也是秦赵之间的必争之地,谁夺得上党,就会在地形大势上占据优势,当时的上党郡守冯亭,见韩国已无法守住上党,便提出将上党十七城献给赵国。当时赵平阳君不同意接受上党,怕引来秦军进攻,而平原君赵胜则认为不动兵而得一郡,理应接受。最终赵国接受了上党,秦国见上党被夺,为避免处于被动局面,秦决定与赵进行决战。长平之战就此展开。
2.对峙阶段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军攻下上党,但上党的民众都逃往赵国。赵军驻守长平。四月,秦将王龁攻赵,赵国使廉颇坚守。六月,击败赵国,取得二鄣四尉。七月,赵军修筑壁垒防守,但秦军再次攻破西壁垒。至此,秦军虽然取得一定胜利,但都是小胜。事实上,秦军攻赵,其粮草补给运输更为困难,廉颇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就是为不断消磨秦军,且秦军所取小胜根本无法左右大局,可以说廉颇的战略是成功的。秦赵举国之兵对峙于长平,若一直如此,秦军寻求决战而不得,最终会被拖垮而不得不退兵。秦国赢得此次大战的胜利,关键在于秦国开辟了庙堂之上的第二战场。
3.反间之计
为了突破廉颇的防线,秦相范雎派人拿着千金去赵国散播流言,说秦国根本不怕廉颇,只是害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因为赵奢确实击败过秦军,世人理所当然以为虎父无犬子,且赵孝成王与赵括相熟,赵括纸上谈兵的功力也确实强,所提出的战略轻易无法辩驳。并且,赵国人本就尚武,胡服骑射后军队战斗力更是彪悍,而廉颇竖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略虽然有效,却不得民心军心。最终,赵孝成王决定让赵括替换廉颇为将,临阵换将本就是大忌,更何况是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为将,力主进攻,而赵军军力本就是不如秦军的,更加上秦军暗中让白起为统帅,白起与战国之世是真正的百战百胜,在将帅,士族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主动进攻,此战最后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4.等而围之
孙子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然而白起却为世人展现了地形的艺术,兵力相等而围之。白起先是令秦军佯败,诱敌深入,又派出两支奇兵,一支断赵军后路,另一支切断赵军粮道。白起选取的地形出口很少,秦军只要把守住关键出口,赵军根本无法突围,粮道被断。九月,赵军无粮四十六天,在绝境中竟然互相吃人。赵军最后一搏,仍是未能突围,最终投降,也就有了后来的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
5.战胜原因
自古战争最终比拼的都是国力,秦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日盛,且秦国变革较为彻底,而赵国胡服骑射只是在军制上进行的变革,并未触及根本,国力本身与秦相较甚远。而且赵军之前的主要敌人是胡人,其军队以轻便快捷为特点,尤其以骑兵战力为主,但大秦铁军人人一身铁甲,装备精良,在这种地势十分重要的攻坚战中优势尽显。战术上,秦军是攻方,赵军是守方,若一直坚持廉颇的战略,赵国或许最终会取得胜利,但赵军临阵换将,甚至于主动出击,不识地形,落入秦军包围,最终落败。白起的指挥艺术自然无可挑剔,但此战中范雎开辟的第二战场成功的扰乱了赵国的庙堂,使得赵孝成王决定换将,最终导致战败,范雎用反间计,同样功不可没。总之,此战从国力到战略,从战场到朝堂,秦国都占据着优势,再加上统帅的极大差距,秦国战胜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6.最终影响
经过此战,山东六国再也没有能力抵抗秦国了,从秦齐并立,到秦赵相争,秦国最终都以先进的法制以及正确的战略笑到了最后,在四十多年后,秦国就成功统一了华夏,除了内部的变乱,秦国再也没有阻力。此战意义重大,坑杀四十万士卒使得赵国元气大伤,再难恢复。可以说,此战是秦国在统一之路上最关键的一战,此战大胜,秦国必将一统。
7.关于坑杀降兵
屠杀,自古都是不仁不义之举,但或许白起也是无可奈何的,四十万降军,秦军虽然赢得长平之战,但并没有夺得赵国的主要土地,这四十万人何处安置?若迁入秦境,四十万军队难免不会造成极大动乱。我个人认为,白起杀降就是背了黑锅,因为无可奈何,为了秦国的利益,迁入,放回,都是极不可取的,最终的结果只剩一个字,杀。白起不是因自己的暴戾才杀降,而是因为所有人都希望他杀,他是不得不杀。当然,这口黑锅也只能他背,所以我们也只能为武安君感到惋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