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茶味+法味:潮州特色茶文化成就了调解品牌

茶味+法味:潮州特色茶文化成就了调解品牌

作者: 一帆风正 | 来源:发表于2023-10-17 07:14 被阅读0次

茶味+法味:潮州特色茶文化成就了调解品牌

“法院管不着、村居管不了、部门管不好”是大量基层矛盾纠纷的共同特征,处理好老百姓之间的小矛盾,也成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街道在古城区各巷道的茶舍和客栈择优设立各居民议事厅,赋予其社区议事、纠纷化解、公益服务、群众休闲活动等功能,引导周围居民群众在居民议事厅围坐饮茶聊事,使邻里矛盾纠纷在唠家常中迎刃而解。

在居民议事厅里,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群众在喝茶中自行调和家事。“居民议事厅”和“茶+调解”模式的结合,成为极具潮州特色的茶调解新举措。

潮州工夫茶作为潮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推崇“和、敬、精、乐”的精神境界,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潮州以茶入法,从潮州人“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习惯入手,以茶为媒,将“工夫茶二十一式”泡茶步骤与调解相结合,创设极具特色的“茶文化六步调解法”,用茶文化巧解法结情结心结,健全矛盾纠纷识别、梳理、化解、善后等预防性制度规范,“茶味”+“法味”品出“和为贵”,打造出了潮州特色文化调解品牌。

“茶文化六步调解法”,有识茶、醒茶、泡茶、斟茶、敬茶、悟茶六个步骤:

一步“识茶”,甄别矛盾

潮州凤凰茶有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等10种香型,不同类型的矛盾纠纷犹如不同香型的凤凰茶,各有其特点。调解员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根据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和变化规律,如同将茶叶倾置素纸之上,通过察其形、观其色、闻其香来辨别茶型,敏锐捕捉研判“弱信号”,迅速识别风险苗头,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发展趋势,采取针对性化解措施,把“防范于未然”落到实处。

二步“醒茶”,追根溯源

如“醒茶”洗去茶叶中的灰尘杂质一样,矛盾纠纷化解的过程需要拨开层层面纱,找到深藏其后的引发矛盾纠纷的根源所在,才能做到“话说到心坎上,事办到点子上”。调解员坚持问题导向,耐心倾听当事人的陈述,用好“复盘”招式,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把脉问诊”挖掘成因,“望闻问切”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开出良方,确保矛盾纠纷得到“标本兼治”。

三步“泡茶”,公平公正

泡茶讲究让茶水的份量及香味均匀地分配到每个茶杯,就如关公巡城般处处俱到,矛盾纠纷化解亦要始终秉持公平公正原则。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坚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全面了解双方当事人的立场、顾虑,以及矛盾纠纷的持续时间、复杂程度,讲事实、摆道理,耐心做好解疑释惑和情绪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喻之以理,促使当事人消除心理困惑和疑虑,减轻隔阂,提高调解成功率。

四步“斟茶”,把握分寸

“茶满欺客”,茶水斟倒以七八分满为宜,太满则容易溢出,太少则显诚意不足。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亦要准确把握尺度,防止“过”和“不及”。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始终坚持适度原则,围绕最佳调解结果,在“讲法”、“讲理”、“讲情”之间把握尺度、掌握分寸,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有的放矢开展释法、批评、教育、说服,以保证矛盾纠纷化解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五步“敬茶”,以礼相待

不论身份地位贫富,都要做到敬客有道、奉茶有礼,矛盾纠纷化解同样要以礼相待,才能赢得当事人的尊重和信赖,使调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始终待之以诚、交之以礼,有效缩短调解员和当事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当事人对调解员主持调解的怀疑和抵触情绪,为调解员打开当事人的心结“破冰”,在和谐氛围中把握最佳时机提出调解建议,促使双方握手言和、和展笑颜。

六步“悟茶”,纾解心结

品茶之味、悟茶之道,悟茶其要旨不仅在于领略、体会、享受茶之清香,更在于追求一种道德教育、修身养性的精神境界。调解结束后,调解员充分发挥“连心桥”作用,把宽松、和谐的氛围往后延伸,运用换位思考、心理疏导、法律教育等方式方法引导当事人在品茶的过程中共同回味往日情谊,认识矛盾纠纷产生原因,真正做到冰释前嫌、化干戈为玉帛,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根本化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茶味+法味:潮州特色茶文化成就了调解品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di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