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我认为,保持童心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愉快地和自己相处;像大人一样思考。
当我发现自己更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待在图书馆放假在家即使没有同龄人一起玩也可以找到年轻鲜活的乐趣时,我为自己感到高兴,并且认为这是一种长大了的标志(可以接受反驳,但是反驳无效)。我可以花很多时间独立思考,和自己对话,和十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自己对话,我会问如果是那个时候的你,你会怎么做?你会怎么想?我还经常问,小时候的自己,你想要什么,我现在有一些钱了,满足一个小孩的愿望应该是绰绰有余了。
可能在一些人眼里这种做法有点轻微自闭,毕竟现在的我生活在大学环境里,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别人可能会问你为什么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去问问那些同学或者老师怎么看怎么想,我了解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我一点也不适合去打听别人是怎么看怎么想我的事情,或者说别人教我怎么做事情,我想要自己独立的思考,换句话说我不想麻烦除了我家人的任何人。
人从一出生难题就很多,但是生活的精彩之处不就是克服一个个难题吗,只不过与别人相比我更享受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毕竟世界上有很多厉害的数学家、生化专家……但是再厉害的数学家也不能给出你一套解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推演公式,这个公式注定只能你自己来完成,中间会出差池,但是亲身经历才不枉此生。
强调一点,我想独自完成的事情是我有自己见解的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当然,课堂上的理论和很多未知我没有涉及到的很多东西,这都需要老师和先人的教导和指引。在我眼里,独立思考而适当封闭自己和因获取知识而去请求相关人员和资料的帮助这两点不矛盾,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割舍。
经常和以前的自己对话是件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去零售店或者超市买东西,偶尔会发现一些很有趣但是在大人眼里没用的东西(后来经过自己证实确实没有用的东西),对于早已经成年的自己,我时刻警醒自己保持理智不要像个没有见过世面的老太婆,连打扫货架用的鸡毛掸子也想要。事实证明,内心的想法就是我警醒自己的标准,那个小孩一直在呐喊,我想要它,它很漂亮,它的毛像极了那年春天家里房梁上那群喜鹊的羽毛。于是就有人看见了一个年轻人跳着小孩子般欢快的步伐拿着一个鸡毛掸子招摇过市,那个年轻人一定不会知道在那个艳阳高照的午后自己会有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料。但是她根本不在乎这些,当时她在乎的只是回去该怎么和家人解释,外出打酱油竟带回了一根灰棕色的鸡毛掸子。这件事的后续很有意思,但纸张微薄,难盛盛意。
小孩子才说谎,大人都是真话假话一起说,你想成为大人,必须具备判断真话和假话的能力。
和自己相处的时候我是个快乐的孩子;和爱的人相处的时候,我是个快乐并且幸福的孩子;和大人相处的时候我是一个逼自己成为大人的人,因为有胁迫感并且这种胁迫感不能反抗,所以当大人才会累。
我有很多从第一眼或者第二眼就看透一个人的经验,为顾及那些正在学着成为大人的人们和一些大人们的颜面,此处内心汹涌,但一笔带过。
世上并非所有真假话都可以用善恶来看待,有的假话看似虚假,但是却能救人于水火,有些真话看似中听,实则害人于无形。大善大恶,真真假假,形形色色,你你我我。
像大人一样思考,你一样可以做大人,并且像孩子般快乐认真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