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成功人士学精时力课·第2.3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3月13日“崔律精时力 之 成功人士精时力”系列课 第2.3讲(改进早晨(上))的学习日志。
<学习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Step1 追踪记录时间
利用好早晨时间是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先要弄清楚我们现在是如何使用早晨时间的。
方法如下:(先)做(早晨的)时间记录(Atimelogger app),弄清楚自己现在是如何使用时间的,越详细越好(与一天的时间记录区分。作者推荐的白天是半小时一记的。早晨建议以10分钟为间隔记录,尽可能详细,这样才能方便之后的优化和调整)。然后试着去追踪记录一周的时间(168小时)。
当我们记录一周的时间后,我们可以进行分析,也许会发现“ 解决早晨时间安排困境的答案往往隐藏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里”。比如说,昨晚睡得太晚了。
【概念的区分】有条不紊地度过 vs 充分利用
有条不紊地度过:与匆匆忙忙度过相对应。按照我们的规划、计划去做。然而这也不意味着会充分利用。比如,按照计划处理了50封邮件(若不重要是,是事务性联络,早晨做就不是充分利用了。)。
充分利用:高效、有价值、有产出、有效能。
仔细追踪记录好你的时间→检查深藏在心底的固有观念是否合情合理?→质问自己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去做的?哪些事情则没有必要。
Step2 设想完美的早晨
以终为始,先想好理想的早晨时光是如何度过的,然后找到现状和理想情况的差距,不断去调整。
2.我过去的做法:
昨天计算了星期一和星期二离开家门到回到家的各领域时间使用及价值时间占比,后来又计算了早晨的价值时间占比。
然后发现自己白天的价值时间占比大于0.7,而早晨的价值时间占比分别为0.45和0.61。
为了增加早晨的价值时间占比,今天我取消了早晨微课学习后的微睡眠,因为生理上并不是很困(毕竟刚起床没多久),只是会有一种心理上的补偿的需求。然后8点3分就到达了办公室。
本以为会充分利用8点3分到10点30分钟(之后就要吃饭,然后中午去监考)的2.5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考前准备的清单化、流程化,实践及优化;可以花很多时间写学习日志。
然而,事实是,完成邮件、微信信息的查收和处理之后,我将考前准备提前,进行了充分的四化和实践,这个挺好的,感觉很有成就感,然后又做了本学期课程的文件夹的整理和归档。
再之后,本来该开始重要的“写学习日志”的任务了,然而,开了下微信,看到了关于喜乐月聚会的信息,于是开始回复,于是就转到了月聚会推进的事情上,然后就不断地整理聊天记录,制作活动方案提议,发起投票,打电话,汇报结果……在9点到10点的1个小时内基本上都在做这件事情,导致写学习日志的时间又缩回了原有的30分钟。
反思:虽然将月聚会的推进列入了印象笔记中的时间日志上,也明确知道今天要有所推进,然而没有列入日清单,只是计划使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处理。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目前月聚会的推进主要涉及到活动方案的确定,而这又涉及到联系不同的人,等待他们的回复,整理回复,提出新的方案。每次遇到这种发送信息,然后等待回复的事情时,我都会特别的焦躁不安,因为无法控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收到回复,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收到回复,也没办法知道什么时间去继续推进这件事。这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特别没有耐心的一面。在等待别人回复的过程中,我就经常先行动了,例如别人还没回复,我已经预想并制作了新的活动方案提议,并且发起了投票……
这件事的确重要,而且因为考虑到接下来几天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所以我会很着急,自己将“确定活动方案、地点、报名人数”视为紧急的事情。
既然如此重要且紧急,我最好能将它列入日清单,写上今日目标,这样也许能更好地推进,即使上午没办法完成,也可以先不打钩,然后在下午或傍晚的碎片化时间继续推进。要能够灵活处理。
3.我今日的刻意练习或今后实践计划:
只要是我想到的事情、非常规/习惯类的事情,我最好将它列入日清单,解放大脑,解除焦虑,避免遗忘,同时也留出更多的脑力去思考、去行动。
4.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无
5.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因为今天上午的安排和行动不太合理,导致写学习日志时心情难以平静下来,一直很着急。所以复习本节课的课程记录与写日志都不是很透彻,光想着快速完成了。感觉不是很好。
6.【附加题】精时力方面我想改善的点以及原因/背景:
心力管理的跟情感、积极思考有关的部分,这点我好像一直没有行动,有抗拒感。已列入2019年的学习与精进计划。
如何应对等待(他人回复、他人行动后的成果等)的情况?如何列入日清单?如何调整这个过程中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