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朵天边的云
七月的天空又高又远,像一块淡蓝色的画布。柳树、椿树、杨树枝叶伸展,轮廓清晰,像是刻在画布上。
站在减河岸边,任荷风吹动裙摆,竟是这般不合时宜的凉爽!
很是奇怪,七月的夜晚,居然还要盖上薄薄的被子,才能抵挡漫过窗棂的夜风 。
这是一个太过拥挤的七月!
说它拥挤,是因为游乐场上,踩着轮滑飞来飞去的小朋友突然增多,也是因为全民抗疫、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标语挂满街头巷尾,更是因为这样那样的考试延期,再延期,扎堆到了七月。
这是一个有烟火的七月。
“有理想的地方 ,地狱也是天堂”。
多年以前,我最喜欢这句话。
就是它,激励我和哥哥在苦日子里苦读,共同迎战高考。
哥哥作为复读生,顶着巨大的压力。考试一结束,就跟随村里人去了天津打工 。
那是一个何等干旱闷热的七月。
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没过脖颈,每个玉米杆的头上都顶着红的黄的穗头,像是古代戏曲角儿帽子上的红樱珞,骄傲而神气。
父母浇水,我唯一能做的是将午饭送到地里。
说是午饭,其实不过是几个三掺面的窝头,一壶开水,几头咸蒜。
我们一起坐在田垄上吃着午饭,忐忑的心情像哗哗的流水透着冰凉。
出榜的日子终于到了。
那时没有网络,一张手写名单,贴在学校传达室的墙上,倒像是真正意义上的金榜题名。
一大早,父亲自告奋勇去看榜。
两个时辰后,父亲回来了,远远就喊,“老孙,老孙,咱俩孩子都考上了!” (母亲姓孙)
我和母亲同时奔过来,母亲问:“真的?!”
“真的!”父亲频频点头。
“看清了吗?”我们又追问,紧盯着父亲笑得几乎变形的脸。
父亲忽然迟疑了,笑容慢慢消失。继而,着急起来,“好像是......”
母亲脸色大变,我也呆直了眼睛,“到底看清了吗?”
“我再去看!”话语刚出,父亲早已调转自行车头,远去了。
过了好久,父亲才回来。
他上气不接下气,汗衫搭在车把上,光着膀子,汗水在脸上流出一道道印痕。
“这次......看清了,老孙,是......真的......”父亲喘着粗气,“俩孩子......都考上了......”
我和母亲都哭了。
那是全家苦熬多年的泪水。
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父亲几乎每天都去学校,劝都劝不住。
每次,他总是在录取名单下蹲一会儿再回来。 我知道,他是生怕我和哥哥的名字突然从榜上消失,或者一阵风把儿女的名字刮走。
每次回来,就重复一句话“看清了,没错......”
...... ......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发生在七月的遥远的故事慢慢沉淀了。2020年的七月,我早已远离家乡,定居在这个地图上能够找得到的鲁北小城了。
早上, 在公园,我看到幼小的孩童坐在婴儿车里,由保姆推着,排着整齐的队伍缓缓地行进着。老人们聚在一隅,打着麻将或者纸牌,围观者和操盘者同样专注,甚至忘了摇动手中的蒲扇。
每每此情此景,我都会莫名其妙地激动。总幻觉那孩童就是自己,总希望远方的父母摇着蒲扇走过来。
岁月静好。请让我拥抱七月, 拥抱七月的每一个晨昏,并将七月的美好一饮而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