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育儿日记
关于预习新课,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关于预习新课,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作者: 好运来来 | 来源:发表于2020-01-30 04:53 被阅读0次

引言

长假在家预学,最苦恼的就是缺少具体方法。父母毕竟不是专业教师,仅仅提出:“自己好好学”是不够的。

各位父母请理解一句话。叶圣陶先生说:语文的学习的最终的目的就在于“自会读书,不待老师讲。”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想尽办法引导子女自己学会学习。按理说,预习这一学习环节,原本就是在家里完成。但如果仅是“提要求”“变脸色”,预学的效果不会好。

因此,父母要知道如何指导预习,如何充分调动子女的积极性,力求让子女在长假在家期间,有效地自学课文。

结合我的做法,具体介绍四种方法。

一、鼓励充分利用

已有的资料,扫清障碍

一篇新的课文,总是含有许多生字、新词、生疏的语句,给子女正常的阅读带来许多不便。因此子女在预习时就要能借助字典、词语手册等阅读辅助工具弄懂生字新词、疏通语句。要知道平时学习紧张,慢慢地失去查辞书的耐心,也就慢慢少了这样的本事。如今正好弥补。

在生字的预习中,可以要求子女做到会读、会写、认清部首及音标,并能组出“三词”:书本上含有这个字的词,两个课外的词汇;新词的预习要求弄懂三义:原意、引申意、课文中的含义。生字新词的预习结果均要求写下来,形成书面的材料,以达到词汇积累的目的;对于生疏的语句,则要求先批再读,即先批注读音,再反复诵读,以达到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的目的。

我曾教过的班级,进行过这样的分组试验,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了按以上要求预习的小组,对字词的掌握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在考试中表现为联系上下文解释一题失分率较低。而没有进行具体要求,随意预习生字新词的组,作业完成地较好,但在“联系上下文解释”这一类的题型中失分率较高。

二、多感官配合

“有氧”诵读

学习,也是心理学。特别是近年来,大家越来越强调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多项研究表明,人的多感官配合产生的注意力,往往大于单感官的作用。而“有氧”运动,就可促进人的新陈代谢,提高记忆力,长期坚持,有助于提高智商。因此,父母可以强调子女在预习中,要“动手,动眼,动口,动脑”。

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子女读的时候,要一边读,一边指,读到哪儿,指到哪儿,眼睛跟到哪儿。特别说明:这是精读课文时,我们强调的方法,并非自由阅读时的方法。自由阅读,手不要指读。精读课文,指读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当然,如果子女的注意力集中水平高,可以不采用。四年级以上,可以不采用。

在通读的过程中,应要求子女大声、顺畅地朗读全文。自古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通读可以使子女对学习新课文的畏难情绪有所消除,又能让子女大致的了解课文。同时,大声诵读也有助于吸入更多的氧气,为大脑增氧,因此,特别值得推广。大声朗读实际上也是感知课文的一种方式,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它有三大好处:

1、对子女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潜移默化的训练。

2、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自信心。

3、科学研究也表明:音量的大小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度也不同,在正常的情况下,音量越大,对记忆中枢的刺激度也越大,因此它也有处于记忆所感知的内容。经过我一年的实验发现,大声朗读确实是一个轻松方便又有效的好方法。

三、力求避免单调重复的训练,

以多种形式理清课文条理

以往,在预习中,给课文分段是子女眼中的一只大老虎,原因就在于老师只布置了任务却没有教给子女方法。其实,每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的条理层次、篇章结构。因此,在通读全文之后,就应为其做进一步的梳妆打扮了,这也就是理清课文条理。

这里可以要求子女依据一定的理由,为文章分清段落。并概括出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在题目的设计上应避免简单化。如统编本四下习作单元,教学写游记,预学中即可让子女根据习作例文《颐和园》等,简单绘制“导游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由事件组合的文章,可以要求子女为每件事设计小标题;《曹冲称象》等,可以要求子女根据课后练习为小标题重组顺序……这些不同形式的题目的设计都是为了“理清课文条理”这个目的服务的,由于题目的形式多样,很好地激发了子女的兴趣。

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一篇课文,总有精妙之笔,或是名言佳句,流芳于世;或是悬念设置,疑云重重,要区别对待。品读这些名言佳句实际上是一种深入思考的欣赏性的朗读。

属于名言佳句的,要求收入“采蜜集”,再通过查找资料,透彻地理解含义,并可鼓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多加以运用,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例如在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发现一名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孩子立即做了记录,并查找资料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家还批注:此句多用于在外游子,节日时表达思乡、思亲之情,也可用于游子表达思念祖国之意。

对于文章中有疑惑的地方,则要求子女们做到“三有”:有问题可以提,有问题可以思,有问题可以议。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子女能试着针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展开思考,以解开疑惑。仍旧不明白的,可以开学后带进课堂,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

结语

除以上所述,父母在预习中指导子女读书时,还要根据以上四个具体要求,经常鼓励他们做好三件事:

1.大量阅读儿童读物。

2.大胆、主动地查找资料。

3.积极做读书笔记。

以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积累语言文字,为写作打下基础。因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关文章

  • 关于预习新课,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引言 长假在家预学,最苦恼的就是缺少具体方法。父母毕竟不是专业教师,仅仅提出:“自己好好学”是不够的。 各位父母请...

  • 【家庭作业清单】

    作业 1.预习第五课 请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按照预习要求来预习,以便课堂上可以踊跃发言当小老师。 2.完成作文一遍 要...

  • 无题

    今天接孩子过周末,班主任在群里说要和家长见面后才能离校。 孩子爸爸去接的。回来问怎么了,班主任说孩子预习新课没好好...

  • 新学期该这么学!进来看...

    一、听课前:做好预习 通过预习,可以发现新课中的难点,等老师讲到时格外注意;也可以掌握每节课的基本内容,快速跟上老...

  • 【你问我答】怎样教孩子预习课文?

    原创: 张贵栓 读写报 今天 对于语文课文来说,无论老师教孩子预习,还是家长教孩子预习,都要把它当做一种课型来上。...

  • 语文预习方法初探

    预习新课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预习是课前准备,充分预习后学生会对新课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预习的程...

  • 引导孩子进行预习

    很多老师都喜欢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因为好的预习可以明确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可以这么说,预习是扫清课堂学习障碍的...

  • 每日有书:为孩子立界线

    《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给出了,关于家长到底该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明确的建议。家长们可以学到怎样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孩子...

  • 为孩子立界线: 孩子应知的界线十律

    《为孩子立界线》这本书给出了,关于家长到底该如何与孩子相处的明确的建议。家长们可以学到怎样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孩子...

  • 2021-04-22育子心得

    致家长: 1、在孩子小时候就要帮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可以让孩子把每天所学内容大致的讲一遍,这样可以帮孩子理清知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预习新课,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ti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