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钱财的追逐,古往今来都一直是个热门话题。追逐钱财无所谓好坏,这与价值观无关。但是对钱财追逐的价值评判标准以及由此引伸出来的钱财追逐手段却有着明显的“感性色彩”。
有些人会为了钱财这一终极目标而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挑战法律的底线,走上犯罪的边缘;但是也有人能对钱财灵魂摆渡,将追逐钱财变成诗意人生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无视钱财,因为他们已经在聪明的钱财观和理性的钱财价值判断方面有了“理,力,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钱财对他们而言,仅仅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我非常喜欢豆豆写的书,在豆豆三部曲中的《遥远的救世主》中,我看到了强势文化对钱财把控的灵敏度和豁达感。丁元英是一个有鲜明强势文化属性的商人。他的豁达凸显在“酒桌文化上的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座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待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他的智慧蛰伏在五台山论道的开经偈语中“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他的聪明隐含在格律诗杀富济贫的行为艺术上,乐圣林雨峰和格律诗刘冰都在人性惨败面前灰飞烟灭。
钱财究竟是什么?
在真正的富人看来,就是一串数字符号;而在底层思维的人眼中,就是生命的全部。
我们对钱财的不同认知也导致了我们不同的钱财生活方式。如果你坚持认为你赚的钱就是你努力工作以后换来的东西,那你的脑袋里大概率只可能有这个公式——“赚钱=努力工作后得到的报酬”。
但是这个公式会让你永远没办法得到财务自由。
事实上那些不会赚钱的人,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钱,他们会追着钱跑;而那些会赚钱的人,永远会追着问题跑,这个就是本质的区别。
赚钱等于解决问题,这个才是正确的公式。
你的收入应该等于你帮人解决问题后的自然回报。
那你能解决小问题就得到小回报,你能解决大问题就得到大回报。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追着钱跑的速度有多快,而是你能找到哪些问题并且解决它。
所以多去观察你周围的人。他们在说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会让他们觉得不方便、不舒服、不爽?你能不能解决他们的不爽?
能发现一个问题才是你赚钱的起始点,解决这个问题才是你落实赚钱的具体步骤。
当你能想清楚你这辈子帮什么人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你就升华到更高级的阶段。
我当前是个贫人,因为我没钱;但我不认为自己是个穷人,因为我还没有“走投无路”。
可能有朋友会有疑问“你没钱还不就是穷吗?”
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因为在古汉语里,“贫”和“穷”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
没钱,只是贫;穷,真正准确的解释就是走投无路。古诗词里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毛主席诗词中也有“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那这里的“穷”是没钱的意思吗?
这都是白话文运动惹得麻烦。看似让国人学习汉语言文化更简便了,但实质上却造成了国人求学走向的偏差。
对财富的理解也是这样,我们一定要多读有益的好书,增强我们的认知能力,并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科学高效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样,你离智慧就越来越近,而离贫穷也就越来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