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说,作为一个人,要负道义的责任,憋不住就得说,这就是我写杂文的动机。
我也憋不住了,所以写了下面的文字。
集团公司要到我单位开展巡查工作,说巡查工作是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具体行动,是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的现实需要,是历史使命,是坚强保证,还提出一系列口号,要求大家重视此次巡查,做好迎检工作。
集团公司会抽调各部门17个专业人员组成巡查组,进行为期三周的巡查。检查的内容有基础工作台账、学习笔记和个人物品。
其中学习笔记包括党的理论学习、政治学习以及非业务的业务学习。
党的理论学习和政治学习很有必要,但是太过就不好了,所以是过犹不及。至于非业务的业务学习,我很赞同罗曼·罗兰的看法,他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深井。”然也,术业需专攻,如果禀赋还没有好到多面开花的程度,精力也没有充沛到能全方位开发潜力的程度,那就最好先学好自己的专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同事们开始疯抢地补笔记,一些手头工作比较忙的同事抱怨说,“活都干不完,还得补笔记!”这个时候笔记显得尤为重要,工作做得再好,如果没有写学习笔记那就等于零。好员工就应该把笔记写得满满的。
如此,学习成了负担,因为大家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把记笔记作为衡量学习态度和效果的方法,虚伪而可笑。
对于成年人来说,学习应该是基于兴趣或基于自我提升的愿望而进行的自发学习,而不是被动式的为了完成任务的学习,也不是填鸭式的被灌输某种思想。
而以笔记来检验学习质量更是荒谬可笑,因为没有经过你思考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正如会背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不在笔记上,而在你的思想中。
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为我所用”。“为我所用”就是能够解决生活中的某个问题,或者通过学习解答心中的某个疑惑。
学习的目的之二是改变生活。通过学习得到某种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提高效率,可以是升职加薪,可以是理解人性,也可以是心灵的愉悦。
工作中的学习应该以结果为导向,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学,而不是疯狂地写笔记,写完之后连自己写了什么都不记得,更别说深度思考了。
与其记笔记不如学会独立思考。想一想我为什么学习?我应该学些什么来提升自己?怎样学习?怎样实践?怎样“为我所用”?怎样做计划?怎样检验学习效果?
没有任何口号大于真实的生活。为了完成任务的学习和记笔记同样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时间就是生命,与其这样浪费生命不如脚踏实地地去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者去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生活丰富多彩。
现在知识迭代很快,即使你现在是博士,5年以后你的知识可能已经过时了,所以全世界全人类都在提倡终身学习和深度思考。只是,学习需要我们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风。
学习知识本是一件愉快的事,追求智慧更是其乐无穷。论语里有一个内容是说,当人的认知提升的时候,会感到很快乐。而提升认知的方法,除了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就是学习。
我希望我们的企业能够让员工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主动学习,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获得认知的提升,解决实际的问题或当下的疑惑,扩展兴趣爱好,而不是浪费生命去做无用功。
我不会让那些务虚不务实的同事看到这篇文字,不然我会成为被批判被指责的对象,但我也不想做无用功浪费生命。
PS:我所表达的观点,只代表我此时此刻的观点,不代表未来的观点。人会进步,思想会变化,观点也会随之改变。而我随时都期待思想的变化,期待某人某事颠覆我的价值观。这样我就不会故步自封、停滞不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