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而篇】贤贤易色:如何文艺地表达我不是看脸的人?

【学而篇】贤贤易色:如何文艺地表达我不是看脸的人?

作者: _十月雪 | 来源:发表于2020-07-13 22:26 被阅读0次

【百日共读day08】

#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

原文中其他的句子都很容易理解,有争议的是“贤贤易色”这一句,看到这一句第一反应“色”指的是色相,但结合语义,真正指的应该是外在、颜值,第一个“贤”是动词,第二个“贤”是名词,“易”是动词,“色”是名词,古言中的意思更多的是外在。

因此,原文翻译应该是: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关注内在的好的东西,用内在的关注替换对外在的执着;侍奉父母,能够尽心竭力;为君上服务,能够不遗余力;与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人人向往美、追求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一个人美不美,是由外表与心灵两部分组成的。

衡量一个人的美与丑,不仅要看外表,更要看重他的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在的美,即使长得十分美,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心灵美才是最本质、最高尚的美,大家都乐于欣赏的美。

不久前,我跟朋友在广场的凳子休息,看到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衣着比较破旧,他拿着买来的包子,感觉他也不想影响他人,选了一个比较边角的位置坐下,准备吃午餐。他刚坐下来,隔了一张桌子的穿着时尚的小姐姐很嫌弃地走开了,桌子、地下都留下了许多垃圾。而那个外来务工人员很快吃完包子后,把桌子收拾得非常干净,在他坐过的地方一点垃圾都没有留下。

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他的内心。要是人们没有内心之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外表。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而篇】贤贤易色:如何文艺地表达我不是看脸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zz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