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动作片劲猛火爆的画面,没有文艺片清新动人的画风,没有爱情片缠绵悱恻的故事,没有喜剧片滑稽幽默的桥段……
国产电影纪录片《二十二》去年上映时,没有铺天盖地的大肆商业宣传,静静地走入了影院。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们是一群在抗日战争中侥幸存活下来的老奶奶,却带着屈辱的“慰安妇”标签,在中国大地上饱受误解和蔑视,慢慢地消失。
这群老奶奶在日军侵华的那段历史中,被蹂躏了3个月到3年不等,如果说被鬼子掳走糟蹋的那段岁月是暗无天日的,那么在等待日本给出真诚道歉的后半生这几十年的岁月,她们的每一天都活得战战兢兢。
为了让这段历史不被世人所遗忘,为了让这些正在中华大地上等待道歉的世纪老人能够得到最起码的尊重和理解,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不该被遗忘的惨痛历史,一个叫郭柯的导演毅然在5年前拿起了摄像机——
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80后、90及00后们无法想象: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侵华期间强征“慰安妇”的数量高达20万,而到了2013年,在中国存活的仅有32人,所以这部被搬上银屏的电影《二十二》原名《三十二》。
但就在导演准备将这部名为《三十二》的记录短片拍成记录长片之际,这些饱经风霜的老人又走了十个,于是片名改为了如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二十二》。
消失的名字背后,是沉痛凝重的哀悼,是无法抹去的历史之殇……谁也想不到,就在《二十二》正式上映的前两日,纪录片中的黄有良老人与世长辞——
作为最后一位起诉日本的“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老人终究没有等来她盼了大半生的正义宣判与真诚道歉,彻底消失在了我们的世界。
面对这样悲恸的结局,除了心碎还是心碎,感谢一群胸中有道义的中国电影人,克服了资金短缺、原定的投资方撤走、影片冷门可能赔本的重重困难,将这样一段沉重却不该让世人遗忘的历史在2017年8月14日搬上了银幕。
然而,不知道是不愿正视历史,还是别有用心,居然有人说《二十二》是在贩卖他人的历史伤痛,借机想博取同情拉高票房?
不知提出这样质疑的人有着怎样的心态,笔者只知道五年多前,在几乎无人看好的情况下,一个导演为了将这段不该被世人遗忘的历史搬上银幕殚精极虑一筹莫展,最终女艺人张歆艺得知真相后拿出100万来支持。
“他选择做一件正确的事情,我选择支持他。”张歆艺轻描淡写地说道。诚然,无论是一心做这部电影的导演郭柯,还是大方出资百万的张歆艺,在他们看来,能为这群老人做点什么是出于作为一个中国电影人的良心,与其他无关。
的确,面对这段远去了的历史,面对日渐被人们淡忘的伤痛,很少有人会愿意去揭开那条带着耻辱记忆的旧伤疤,毕竟要去回忆那段好不容易忘记、充满了血泪伤痕的沉重过去,是需要巨大勇气的!
但无论是出于良心,还是出于正义,为了还这些前半生被蹂躏、后半生被误解,在屈辱中残喘了一生的老人一个公道,真的需要有人做这部伤痕累累的《二十二》,去唤醒时代的记忆,让更多的人铭记历史!
制作《二十二》无意于揭开谁的旧伤疤,只是觉得哪怕因为这部《二十二》让世人对这群饱受磨难的老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多一份悲天悯人的同情,从此世界上多了一个人不再叫她们“慰安妇”,这部电影便是有意义的!
从32 到22,从22到8,《二十二》中那群垂暮的女主角们正随着无情的岁月,变成一个个孤独而清冷的数字,最终会彻底消失在地平线上。
饱经岁月摧残的老奶奶们终其一生,至今也没有等到日本政府的那句早该有的道歉,但她们每一个人的名字理应都被该被历史铭记,一个都不该被遗忘!
后记:如果说《战狼2》燃爆了国人的一腔热血,那么《二十二》则提醒国人有段历史我们必须刻骨于心,希望更多胸中有良知和正义的中国人,去影院支持这部全部票房收入都将捐献给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的公益好电影!
作者简介:静菡,80后辣妈一枚,曾做过传统媒体编辑和搜狐原创小说频道签约作者,天生喜欢码字写故事,抒发一点浪漫小情怀,创立一个自己微信公众号:傲骄女性美丽说(jinghanmeilishuo),欢迎大家多多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