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培训的时候,中午无聊,在路边的旧书店买了一本书《千手观音》,打开一看就欲罢不能。今年第二次读,还做了笔记。今日决定再次整理成文。
本书其实是一部以小说演绎的论文。小说从一幅《千手观音》画像切入,抽丝剥茧地探究一段缥缈难知的佛教史,时间跨越两千六百年,空间则涵盖东亚、南亚、北美与南美诸国。小说以李耀、修圆、杨海云三人共同探寻千手观音的起源为契机,用小说体裁以增加亲和力与趣味性,情节奇绝而引人入胜。然其跨领域(佛学、宗教学、史学、哲学、考古人类学、艺术史与美学)专业知识之严谨度,绝不亚于一部杰出的学术专书。其“上穷碧落下黄泉”,不远千里跨国求证的治学态度,更是令人敬佩。
我们平时所见的千手观音,千手在观音的身后呈辐射状,彰显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轮圆具足的法相。然而,李耀发现的这幅千手观音,是无数千姿百态的手聚集在画面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李耀的女友在尼泊尔发现了一幅唐卡,也是同样的风格。于是,李耀约上修圆一起来到尼泊尔一探究竟。在途中,他们又遇到了有缘人——聪慧的杨海云。于是三人一起开启了寻找千手观音真相之旅。他们发现制作唐卡的喇嘛叫罗睺(脱离困苦的意思),他跟随一位从西藏来的上师学习绘画。上师曾拿出一幅古代的千手观音画像,让罗睺记住并且画出来,这就是李耀他们见到的那幅千手观音。那么罗睺是如何记住这幅画的呢?其实,无非是长期的观察,然后记忆在头脑中,如果记不住,就要靠打坐修行来修炼记忆。这也是一种修炼,绘画属于“五明”中的“工巧明”(佛教中的“五明”指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内明、外明。我猜想五明佛学院由此得名。)。博学的李耀由罗睺这个姓想到罗睺罗是佛陀的独子,释迦族的后人。而绘制唐卡的白氎,是一种印度的白布,加工后像动物的皮革。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多次提到白氎这种棉布。印度人以白色衣服为贵,婆罗门和刹帝利都穿白色衣服,释迦族就是刹帝利种。
那么这位画师的上师是谁呢?因上师已到弥留之际,闭关修行,三人无缘得见。但是,在修圆陪杨海云去云南寻找她的嘎屋中字条的真相的时候,他们在云南发现了答案。
杨海云的父亲传给她一个嘎屋,嘎屋里的纸条上写的字指示了佛经的地点——大理的佛顶峰。在去佛顶峰的途中,他们拜见了一个马帮头领,这个马帮头领在战争期间遇到一个僧人来佛顶峰拜石碑,石碑下是金子的经书《千手经》,文革期间,马帮头领把经书托付给一个商人,商人把经书带去缅甸了,供奉在寺庙。这个喇嘛就在他们在尼泊尔拜见的上师——释迦钦波。
原来,释迦钦波在云南大理参拜了一座佛塔,塔下有金子做成的经书《千手经》,但是他没有带走。他在去印度的途中,被杨海云的父亲救了,把嘎屋送给他父亲,里面有一个大悲咒经卷和字谜。而其实他还有一副画,那幅画是尉迟乙僧的原画的拷贝画样。他把这幅画带到了尼泊尔,然后他在尼泊尔度过了余生。圆寂前,他让画师罗睺画出了这样的唐卡。这唐卡被有缘人李耀发现了。修圆、杨海云发现了这三样东西:经书、画像、咒语,这三样可以标志着一个教派的形成。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通过自己亲身查找,因缘汇聚,发现了千手千眼观音崇拜的根源。
在寻找观音崇拜起源的过程中,李耀他们发现,远古时期,生存条件恶劣,那些救苦救难的人,比如巫师,他们虽然名字叫巫师,其实还担负着医生的责任。古时候因为多毒蛇,所以能够驯服毒蛇,解蛇毒的人,也就是巫师,其实就是救人于水火的菩萨。另外,巫师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祈雨,这类似于后来观音的手持杨柳枝洒甘露。提到观音菩萨,不得不提《大悲咒》。《大悲咒》原始的意思是礼敬青颈观音,为什么是青颈观音呢?因为青颈观音,是观世音菩萨的诸多化身之一,为众生受毒,所以颈部青色。而由此他们又联想到湿婆的故事,传说众神搅动乳海,激起海中的剧毒,湿婆为救众生,情急之下,吞下剧毒,颈部被剧毒灼烧,所以变成青颈。所以,李耀推测观音就是湿婆。
观音菩萨的《心经》咒语的本意是:去吧,去吧,向彼岸去吧,都去吧,觉悟了,是福啊。
《心经》和《大悲咒》重复强调要远离束缚,自在,去吧,觉悟吧。去除贪嗔痴三毒之害,脱离苦海。净土思想的原始意愿是充满人间现实性的。真谛是度过大海,前往新世界展开新生活。因为李耀和修圆在美国读书时,观看过亚利桑那州纳瓦荷印第安保留区内霍皮族传统的祈雨仪式。由此李耀联想到《山海经》中的《海外东经》中提到的雨师妾国,那里的人,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他由此推断美洲的印第安人确实有可能是很早以前由亚洲迁徙而来的。(前些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印第安人其实是殷商时期的殷地的人渡海到了美洲。多读书,很多事情都会联系到一起。)
所谓菩萨,不是抽象的概念,能够舍己为生,成就宏愿的人,就是菩萨。佛陀曾经一千世为国王,一千世布施自己的眼睛,这就是千生舍眼的故事。菩萨千手托着千眼,不是为了显示神通,而是为了布施。不仅布施眼,也布施手,必要的话,头也割舍布施,所以菩萨才需要千手千眼。印度还有个得眼林,五百强盗在此失去双眼而哀鸣,佛陀舍眼给他们。因为千生舍眼,所以大慈大悲。布施是修行的起点,在解脱道是离欲,在菩萨道就是慈悲。无怪乎《千手经》说要尽舍身体骨肉,连筋髓头眼都要布施给他人。
这本书给我最大到启示,就是知道了观音有千手千眼,不是为了显示神通,而是为了布施。六波罗蜜中的第一条就是“布施”。“具有为世人为社会尽力的利他之心。先人后己,关爱别人,抱着这种意识度过人生,这一点非常重要。所谓的布施,本来的意思是施舍。即使付出自我牺牲,也要为众人尽力。没有能力这么做,也要具备这样一颗与人为善之心。”(《活法》P134)
她的身影
遗落在世界一隅
描绘观音容颜在忆中
呼唤菩萨名字在心底
忘却时空 没有你我 超越宗教
千手观音 寻回解苦之道
透过那
无碍大悲心
——释永文,佛光山弘讲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