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4.06.13 晴 周四 千家诗注析 咏史 高适

2024.06.13 晴 周四 千家诗注析 咏史 高适

作者: 锦山阁 | 来源:发表于2024-06-12 04:57 被阅读0次

咏史    高适

尚有绨袍①赠,

应怜范叔寒②。

不知天下士,

犹作布衣看。

【注释】

①绨袍——丝棉做的衣服。一说为粗厚光滑的衣服。

②范叔寒-寒,贫苦。战国时魏国派范雎、须贾使齐,齐国重范雎的才干,送了范雎很多钱,须贾却没有得到什么。回到魏国后,贾诉于魏相魏齐。魏齐认为范雎被齐国收买了,把范雎打得昏死,后醒过来逃入秦国,变姓名为张禄。秦昭襄王拜范为相,征伐诸侯,威震天下。魏使须贾入贡于秦。睢闻贾来,穿一身破烂衣裳去见须贾,须见其寒而怜之,曰:“范叔尚在乎!何一寒至此哉!”乃解绨袍衣之。睢曰:“幸得不死,为丞相张君御车耳。”贾曰:“吾数求见张君,门者不纳,子为我通之。”睢乃御车至相府。睢先入。贾讶曰:“范叔何久不出”。门者曰:“乃丞相张君也。”贾惊,乃肉袒匍匐谢罪。睢曰: “汝罪当死,今得不死者,以子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也。”遂赦免了须贾。

【讲析】

高适,字达夫,唐代沧州人,曾为散骑常侍,故世人名其诗集为《高常侍集》。商璠称适“性落拓,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年五十始学诗,即工”。诗有气骨,为边塞诗人之一。其《邯郸少年行》有“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从此二语中,可了解这一首诗的感情。这首诗是二十字的史评。须贾始终不识人材,因为他只是一个庸材。开头二句叙事,后二句议论,为先叙后议法。首句一“尚”字,叙中有议,姑先赞一笔。尚有送袍这件事,虽有这件事,却不识人。“应怜”二字又一抑,还怜范叔贫苦哩。后二句直说须贾不识人材,还把范叔当作一般人看诗。此诗鞭挞了须贾的平庸,从反面看出人材希遇平原君的感情。史论与史诗之所以不同,就在于诗人有自己的感情,更出之以生动感人的形象。

相关文章

  • 咏史(唐、高适)

    《中国诗歌集》EAC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 古诗14咏史

    14、咏史 高 适 唐 尚有绨袍赠, 应怜范叔寒 。 不知天下士 ,犹作布衣看。 作者简介:高 适(700~765...

  • 静看•千家诗之十六

    咏史 高适 (唐)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

  • 《聊斋志异》读书笔记2

    《阿霞》篇 绨袍之义: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出处]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毛狐》篇 这...

  •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高适《咏史》 据《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

  • 思维导图读诗词《咏史》唐 高适

    【写在前面的话】 做为一名妈妈,希望能够以更直观、好玩的方式,带孩子走进诗词的世界。 导图大体原则上是自己根据理解...

  • 登陇并译

    登陇 作者:唐.高适 译析:石宏博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 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 浅才通一命,孤剑适千里...

  • Swift5.1构造过程&析构过程

    14.构造过程 构造过程 15.构析过程 析构过程原理析构过程:析构器只适⽤于类类型,当一个类的实例被释放之前,析...

  • 高适这首脍炙人口的咏史诗,出身贫寒却四处碰壁,道尽人间悲欢

    唐代诗人高适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其中在他年轻时写过一首咏史诗,表达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内心的不甘,或许大...

  • 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4.06.13 晴 周四 千家诗注析 咏史 高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vg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