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经济学 : 第18版》作者: [美] 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 : 第18版》作者: [美] 保罗·萨缪尔森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20-05-05 08:39 被阅读0次
ISBN: 978711517343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不朽经济学著作,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第18版为2005年修订的最新版,在经历了前17版的积累和沉淀之后,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近乎完美,而且在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和数据之后,《经济学》(第18版)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全书共7编34章:包括基本概念,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应用国际贸易、政府和环境,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以及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等内容。囊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大部分知识。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本书对金融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做了重点论述或重写,对前沿的实践及理论成果,对国际化外包、股息税改革、品牌价值以及行为经济学等也给出了最新的介绍。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及教师,MPA、MBA、MBA、EMBA学员及教师,理论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管理者及一般读者学习和研究之用。

作者简介:

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研究生部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著作使得他在年轻时就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他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年)。萨缪尔森教授曾长期为美国《新闻周刊》的经济学栏目撰稿,曾担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的经济顾问,属于那种能够同普通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为数极少的科学家之一。萨缪尔森常出席国会听证,并担任联邦储备、财政部、许多私人机构和非营利机构的咨询顾问。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文笔优美,论说清晰。字里行间,充满着思辨和对市场的自信。

#  曼昆和萨缪尔森是两个级别的人物。

#  传统西方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析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该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并据此而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在凯恩斯这里则偏重于分析总量变数,根据建立的涉及总量变数的理论,得出资本主义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协调来解决失业问题的结论,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就产生了干预反干预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不调和。把新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萨缪尔森使用了新古典综合派的概念:经济被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原有的古典学派的原理便能适用。实质就是把经济学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当经济社会的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宏观理论便能适用。当社会的资源达到充分就业时,微观理论就发生作用。磕磕绊绊纠结成驼,凯恩斯和马歇尔空了再找来读。

#  高三暑假里研读过的英文原版书籍,相当不错。相比中国教材生动活泼的多~

贰:

对萨缪尔森94岁的一生,美联社做了如下总结:他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

才数百万大学生么?美联社的估计未免太保守了。只统计中国大学生,也有个好几百万吧?

我第一次接触到他的书,是10多年前的第十二版,大红封面,上下两册。92年出的。让我这个中文系毕业、从未接触过经济学的人大呼过瘾。

初读的惊艳之感,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如同一个无名小子手持利器,自以为任督二脉已通,一个简单、清晰的理性世界,尽现眼前。只觉世界从此一马平川,豁然开朗。世间无不可解之事,如果我不了解,只因修炼未够,只需假以时日。

后来,看到诺贝尔奖得主卢卡斯的话,“萨缪尔森是经济学的天才,他教授人们基本经济学原理并同时让人感觉成为了这一复杂领域的内行人。”我当时就是这么觉得的。方知这甜蜜的误会非我一人。

后来才知道,为了让从未接触过经济学的读者也能够理解,这本书刻意不使用数学模型,它的确如萨缪尔森所说,把“沉闷的经济学”变成了“激动人心的学科”。

《经济学》3年一修订,不断再版。历经61年,现在已经出到了第19版,成为经济学史的活化石,以至于历史学家们可以像古生物学家那样,通过考证不同版本的修订,来研究各种观点在不同的时代如何盛衰交替。

这本教材近年才遇到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版经济学教材的挑战。前者不满足于经济学被分为“宏观”和“微观”的人为割裂,后者则更适合新手阅读。曼昆版可读性更强,数学成分更少,其生动和有趣,让初涉经济学的人读起来如沐春风,时常对经济学产生如我当年那样甜蜜的误会。以至于有人后来抱怨自己被骗了:真的走入经济学的世界,才发现满天飞舞的都是模型与数学公式,全然不是入门读物那样的鲜活流畅,满口余香……没错,现在,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重。高等数学不过关,都没法上经济学课。卢卡斯赞扬萨缪尔森的影响,称:“如果我不能把经济理论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我就会不知所措。”但是,如果经济学动不动转化成数学形式,我更会不知所措。所以,我一直没能走进经济学的世界,即使读《魔鬼经济学》、《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得津津有味。

但是对萨翁的世界,我一直有浓厚兴趣。

真的有这样的人,标准神童,15岁上一流大学,21岁拿文学硕士,26岁拿经济学博士。拿遍了重要的经济学奖之后,他唯一的遗憾是:诺贝尔奖怎么就不设经济学奖呢?这一奖项设立没多久,他就拿到了。这位自负与天才齐名的家伙,坦然的说:我可以自夸,在谈论现代经济学时,我所谈论的正是“我自己”。

《生活大爆炸》里,有学术天才的人都是宅男,沉溺于动漫,没有女人缘。没有人能赢者通吃。即使可爱的谢尔顿。这可以算是对普通人的一种安慰吗?平息我们因与天才重大差距而导致的挫败感。

从萨翁这里,还真是难寻此种安慰啊。

以下是他以第三人称写的自述:

“萨缪尔森老是受幸运之神眷顾,一辈子都是待遇偏高而工作量偏低。”

“他天生是从事学术研究的料,在芝加哥大学的平均成绩是A,在哈佛是A+,但他进入经济学的领域纯属偶然。结果证明,经济学这一行如天造地设般地适合他,仿佛是历代经商先祖的基因,找到了命定的归宿。”

“他想争取的荣耀无不手到擒来,而且来得很早。”

你瞧瞧,这发自内心的牛气,让人说什么好呢。

他发表演讲时说:“对于拥有一切的人,神仙还能给他什么呢?”答案是:“与整个时代成千上万的心灵接触。””他指的正是《经济学》这本教科书。

萨缪尔森人品大爆发一般的成就令人困惑。人都是自私与逐利的,“科学家和亚当•斯密的生意人一样贪得无厌与竞争激烈”。作为经济学家的萨翁,他的动机与报酬来自哪里呢?他追逐的东西,跟常人是否有所不同?

我在他的自述中寻找着答案。

“学者求的是名。”他说,也就是“他们敬重也希望赢得对方敬重的同行之间的名誉”。社会学者默顿在《科学社会学》一书中,称这一动机为“龌龊的小秘密”。

你看得起的人对你的肯定——这种认可如此重要,以至于萨缪尔森认为,“无论是《新闻周刊》专栏作家的头衔、因眼光独到而投资获利数百万、乃至担任权贵或总统顾问而掌握的权力”,与之相比,皆轻于鸿毛。

最强烈的不被认可,应该是当年他的博士论文被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主任博尔巴克强烈批评。但后来该论文被全世界的经济学家们热捧20多年。萨缪尔森视之为对那位系主任的“甜蜜的报复”。

33岁就因为《经济学》成名天下,让他拥有了更多主动权,不用屈膝追逐名利。可以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而工作。这一点,他从不否认,早年成名,如同“一竿在手,静待鱼儿上钩”,的确可以使人放松,“为何还要汲汲于争名夺利呢?”

“学者是为自尊——也就是学者们自己所一致看重的事物而工作。然而,一旦期盼他人赞美之心稍歇,你就可以自在地为自我肯定而工作。能带来真正满足的工作,才是你会自认满意的工作。”

“对我而言,从事经济分析是游戏而非工作。对自己讨厌的工作避之惟恐不及,我在这点上可说是恶名昭彰。”所以他故意逃避行政事务,“久之也就少接到这方面的任务分派”。他也拒绝了肯尼迪总统要他出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邀请,因为干这活儿不能随便说话。

在自己的价值天秤上,何为重,何为轻?

我喜欢冯仑对王石的一句评价:“他拥有很好的经验和直觉。他的直觉来自于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叁:

骑士时代已经过去:

随之而来的是智者、

经济学家和

计算机天才的世界。

——埃德蒙•伯克

为何研究经济学

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经济学与哲学有无相通之处?经济学如何成为种艺术?经济学的研究是否考虑到社会伦理?这些是大范围的问题。这不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学习经济学也许并不能使我们变富,但它提供了种思维方式。经济学研究的是社稷民生,经济学的思维则指引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思维方式如同田野里的镰刀一样犀利。它能之处明朗的出路,能够排除眼前障碍,能够带来轻松畅快的享受。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你知道供需平衡,却不能左右价格和产量。因为往往价格产量被炒家掌握;你知道垄断的丰厚利润,但可惜你不是垄断者;了解国家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但通常仅是被动的接受而来不及有什么反应。我们说过学习经济学并不能让你变富,伟大的商人往往不是科班出身。他们拥有过人的天赋,在各种环境中积累的经验,还有胆识,眼光——我们可以大而概之的说,他们有经济学的思维。这绝不局限于商界,这里不详述。

我们提炼了什么

我们从一种深邃的学科中提炼出其精髓比从海水里提炼成吨的黄金还要难。但幸好知识是博大的——正如大海无比广阔一样,当你捧起朵浪花,那里面就蕴含着虽然少但确实存在的金元素。我们把心沉静下来阅读经济学,即使是一知半解,也可以获益良多。提炼出的黄金让你忘记那海洋的咸味,经济学的思维也摆脱了拗口的专业名词解释和复杂的坐标图形。

稀缺:我们的世界是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所有的资源相对于需求永远都是不足的。古往今来无数哲人都在幻想着一美好的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陶渊明的桃花源,还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但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可以说资源是稀缺的,经过两个世纪的快速发展,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仍然不能满足每个人的需求。更何论那些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家。所以我们看待事物首先一个概念是,资源是稀缺的。

效率:稀缺带来的另一个概念就是效率。从经济学诞生至今,所有的研究都指向一个目标,如何提高效率。不管是“看不见的手”还是“看得见的手”都努力在使生产变得有效率。效率的提高使得物品的价值降低,导致价格降低。直白的讲看卖方的销售值降低了。但社会的财富的增加,卖方和买方双双都获益。中间具体的推导过程很简单,不用多讲。所以我们的行为一切指向效率的提高。

机会成本:我们每次获得利润都要投入成本。一个人辞退自己的工作,去创业。投入了一笔资金,利用自己的房屋作销售地点。月底他结算发现赚了一笔,即销售额减去投入资金。但是他并未把成本完全算进去。他自己的创业意味着失去了份能领工资的工作。他利用自己的房屋也失去把它租赁出去获得收益的机会。把这两部分算入成本里,此人发现自己其实是亏损了。排除个人偏好的问题,他应该考虑再进行番选择。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是应当去娱乐还是复习下周的考试?是继续读书还出去找工作?是大吃一顿还是把这钱花在衣服上?在一个资源稀缺的世界中选择一样东西意味着放弃其他一些东西。机会成本指的是错过了最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的价值。

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所谓边际成本指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而增加的成本。同样边际收益则是增加一单位销售额所增加的收益。在经济学中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利润最大化。中间的推导过程我们忽略,我们只要记得这条教益:你应该注意决策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并忽略过去的或沉没的成本。再进一步解释,就是边际原则:让过去的事情成为过去。不要向后看。不要为已溅出的牛奶而哭泣,也不要为昨日的损失而悲叹,对于任何决策,要准确计算将多为之付出的成本,并把它和你因之而增加的收益相权衡。

比较优势:电灯的发明是否让更多的蜡烛工人失业?答案确实是这样的,我们不需要那么多蜡烛了。照此逻辑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严峻的社会的矛盾。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蜡烛工人减少了并不意味着失业率大幅上升了。他们也同样找到其他的新兴的行业工作。然后有的人会发现当电灯工人比当蜡烛工人拿到的工资更多。随着分工的加深,比较优势越发的明显。生产电灯比生产蜡烛有效率,不仅是产量更在于其更有销量。做工人比作农民更有优势,因为自己有技术。A镇酿酒更有优势,因为水质好。B镇种葡萄有优势,因为土壤气候适宜。A镇和B镇优势互补,便有了上好的葡萄酒。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哪?

博弈论;博弈论所分析的是两个或两以上的边塞这或参与者选择能够共同影响每一参加者的行动或策略的方式。长跑比赛中,如果一个选手中途提速,我们是跟着提速赶上他,还是保持现在的速度以期在最后时刻赶超?也许对方可以提速后一直坚持到最后,他认为你不会有赶超的实力。也可能提速后只能坚持段时间,但他认为一旦拉开距离你便没有追赶的信心。一旦我们开始考虑他人会如何对自己的决策做出反应的时候,便进入了博弈论的领域。博弈论的指导思想是:假设你的对手在研究你的策略,并采取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的行动,这时你应该如何选择最有效的策略。

走过的路才是最熟悉的

好了,读完这段文字你会说这些东西我都知道,这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道理。既然我已知道何必再研读经济学。理论本身不能回答任何重要或有趣的社会问题,也不能在生产销售中提供明确有效的方法。经济学思维方式也仅是大众化的一些的道理。不过还是有必要自己感受下。思维本身比知识更重要。再进一步讲,一个缜密的逻辑思维也算是知识范畴。记住,自己亲身走过的路才是最熟悉的。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自觉投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 : 第18版》作者: [美] 保罗·萨缪尔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vv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