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了

作者: 17150958366c | 来源:发表于2023-01-15 21:58 被阅读0次

如今年味是越来越淡,但年来了多少还是有些气息。尤其是乡镇,年来了出现了三多:人多、车多、物多。

每个乡镇都有集市,每隔五天赶一次场。赶场的日子,人明显比平时要多,年来了人就更多。年前赶集,用“人头攒动”、“比肩接踵”这些词语来形容,丝毫没有夸张的成分。赶集最好不要遇到下雨天气,要不然难免会弄得你一身雨水。行走本身存在困难,遇上人人打伞,伞碰伞,不是无法完全打开伞自己的伞,就是避免不了人家伞上的雨水。春节是人口大迁移,乡村是大迁移的主要归属地,年前他们都赶回了各自的家乡。

乡镇街道的路面一般不宽,仅限于两辆车子相让。年来了,离乡镇较远的村寨,很多返乡人员开着小车赶集,使平时赶集拥堵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尽管也有交警疏导,车辆堵塞现象还是在所难免。车辆就停在街道一旁,一字排开,很长的一串,偶尔还可见到一些摩托车夹杂其中。随着形势的发展,乡镇的私家车越来越多,每个乡镇建一个大型停车场,看来是迫在眉睫的民生工程。

店铺里货物明显比平时多,很多店铺外面还在几张长凳上放了大块木板,木板上整齐堆满了各种货物。年前年后是生意黄金时期,做生意的个个都聪明,谁都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过年需要的物质,在这些店里基本上能买到;街道两旁还有流动生意人摆的摊子,他们是哪里开场就往哪里赶,卖些水果、蔬菜、调料、日用品……还有些乡里人也在摆地摊,卖一些家禽或者自己加工制作的特产。哪个店里、摊前都有人,买卖都很红火。

年来了,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不管身在何处,春节还是要回家团圆,毕竟是最重要的节日,毕竟家里还有老人、妻儿,一年到头,难得相聚几回;年来了,返乡的车辆多了,也是好现象,说明手头宽松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经济活跃、市场繁荣的那些年头;年来了,挣多挣少,还是要尽量多准备些物质,欢欢喜喜、红红火火过个年。

年来了,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相关文章

  • “年”来了

    1. 外面雨还在下着,只是细得肉眼几乎看不见,只能凭积水的波纹和沿着屋檐断断续续滴落的的雨滴声知道下雨。天色渐渐暗...

  • “年”来了

    我家大妹从江西丰城老家回来,从一个叫荣塘的乡镇墟日上带来了纯手工的大麻枣和冻米糖,还有小板西瓜子。以前,这些...

  • “年”来了!

    相传古代有一种叫“年”的怪兽,生性凶残,有人若是不小心惹恼了它,它一定会张开血盆大口吃掉对方,而且每到除夕它一定会...

  • 年,来了!

    当商场锣鼓响起来, 当大红灯笼挂起来, 当包裹里全是年货, 当火车票预订紧张, 当老爸摩托车滴滴, 当老妈上街镇采...

  • 年,来了

    快过年了,禁不住唠叨几句。几乎所有人都在感叹,这年越来越没过头了。抖音里那个段子,“人老了,钱没了,一句卧槽,过年...

  • 年,来了

    年 悄么声息地 来了 到处是 年的味道 商场门口 货似山 叫卖声 不绝于耳 年的味道,升华 超市物价 一天一个样 ...

  • “年”来了

    第52-7天 早上6点多,稍微有点亮光的时候,连续的炮声在窗外响起,这是小年开启的前奏,也意味着开始过年了。 回想...

  • “年”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主题活动来到了《红红的年》这一极具传统特色与社会性极强的主题课程中.农历新年是中国传统的大日...

  • 年, 来了!

    走到街上,看到一串串高挂的大红灯笼,看到每个小区张灯结彩迎新年的装饰,看到迎面走来的人们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年货,或...

  • 年又来了

    凌晨下班,开车回家。路上,除了昏黄的路灯几乎没有行人。 车窗外,夜,仍在。 收音机里轻柔的音乐和主播喃喃低语的朗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来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zi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