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后台收到这个消息的。
“木木,我保研清华啦。”
我先是愣了几秒,然后赶紧明白过来怎么一回事情,对他说恭喜,然后和他聊了一会儿天。
我看了看后台的记录,他少有给我私发消息,除了这次分享好消息之外,他几乎就是个默默点赞,默默观看的读者。
后来我们加了微信好友。
是很为他高兴的,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喜悦感,像是为结交多年的好友庆贺,那些前面的过程你都不知道,但是你能看到的便是他一身荣光的时候。
你有过那种为别人惊喜和震撼的感觉吗?
像是从天而降的泡泡雨,轻柔的,舒适的,闪着微光,几乎有些不可相信的美丽,就这么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你看着对方,对她讲:“你真的好厉害啊,没想到你居然做到了这么难的一件事。”
一边对你说“谢谢”,还要挥挥手说“没有没有啦。”
或许你还是觉得面前的姑娘在谦虚,明明这么厉害,还是非要对你讲:“没有,没有,真的不是自己厉害。”
可是,其实在姑娘心里面,真的没有觉得自己厉害,现在轻松分享出来的结果,其实是不知道自己花费了多少精力才得到的。
哪有什么一蹴而就,每进一步都有进一步的艰难。
只是这些过程她都没有分享出来而已,不吭不响地经历着,那些努力,那些为了目标而追寻的过程,并不是很需要展现给别人看的,自己努力的程度远比传播的宽度要来得重要得多。
最近在重温梭罗的《瓦尔登湖》,目录第一篇的第一段话,我觉得用在这里还挺合适的。
仲泽的翻译版如此描述:
“本书文字,确切说其主体,写于数年之前,当时我栖身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密林深处的瓦尔登湖畔。我在那里亲手搭建小屋,营谋生计。我僻居其间两年又两个月,就近邻人也在一英里之外。此刻,我又重返文明世界,匆匆驻足,聊充过客。”
此段文字当作论证也恰如其分,两年又两个月的“归隐”生活,那些在世人看来默不作声的日子,梭罗都在和自己对话,沉淀且思考,《瓦尔登湖》才得以问世。
并不想在心中把梭罗定位在后世的“隐者”,同中国古代真正的隐士不同,他们终老泉林,餐霞饮露,了却尘世,可是梭罗却没有忘却自己的时代,他也并没有将自己真正隐去,只是选择了一种恰如其分的方式,来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之前很喜欢发健身打卡的照片。
去健身房的第一件事便是找一个好角度,对着镜子,凹造型,拍一张看起来不错的照片,然后往朋友圈一发,一定是要把定位打开的----XX健身房。
每天嘴里都叫嚣着要减肥。
今天晚上没有吃碳水化合物要发一遍朋友圈,明天早上跑了两圈也要发一遍朋友圈。
总想让别人看着我多辛苦,多累的状态。
总有些努力营造出很积极阳光,努力上进的迹象。
殊不知的,事实根本不是如此,没有吃碳水化合物的那个晚上,我外卖点了一大份鸡排,配大杯可乐,早上跑了两圈,转眼上午就吃了一个甜甜圈。
我无限放大自己减肥的驱动点,总以为展现在大家面前,我就是真的那么做了,我就是真的很厉害了。
高调地渲染急迫的气氛。
后来才发现,越用力,越觉得可笑。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前一个半小时,我和媛媛走在路上,谈论起一个话题,我说:能用心去感受的东西,现在大家好像都更喜欢用手机记录下来了。
看了一场话剧,前排不远处就有些零星的手机灯光,工作人员用红外线提醒了,灯光熄灭了些,又亮起来。
美妙绝伦的场面之下,再怎么好的手机拍下来,怎么能与亲眼观看相比较呢?
刹那的美丽,每一秒都尽收眼底,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美好,由眼而入,从心间流过。
话剧如此,生活亦然。
那些生活带给你的梦想和目标,走在这条路上,每踏出一步,你都应该用心的,主线是你真真切切按照自己的方向走,并非在朋友圈包装得膨胀些。
过程固然重要,能在你时不时在心里激荡起些涟漪,可是啊,方有结果才可在你心中翻起大片大片的巨浪。
写这篇文章的空隙,在悉尼大学读书的韩学姐给我发来消息,期中放假,她刚刚结束一个人的墨尔本之游,她说,突然很想家,很想回国,12月份回国一定要来见我。
“好啊,好啊!到时候我是要听你唱歌的,弥补之前没有听到的遗憾。
她是网易云小有名气的歌手,出过几首自己的单曲,声音细腻而温柔,我曾经耳机里放着,她那首关于镇江的民谣去到那个地方,却从未当面听过她唱歌。
她回我:“好啊,好啊,我到时候唱给你听,咱俩还要拍合照。”
我时常羡慕她一个人周游世界,她去潜水,去出自己的专辑,去知名的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我是知道的,没有什么成果那么容易得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辛苦。
可是,她太不露痕迹了,后来她才告诉我,她去到悉尼半个月就哭过三次,仅仅因为觉得学业艰难。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23岁的女孩子,仅仅因为几道题目做不出来,在悉尼的深夜里面痛哭流涕。
可是,我知道的却是,在上周期中考试的前期,班上的同学都来找她帮忙辅导。
旁人所能看到的全是那些精彩纷呈,赠送出来的赞美和夸赞,而这些荣光是她靠那些默不作声的努力换来的。
应该属于她,很值得。
那些奔赴另外一个国家考潜水证的日子也不容易,克服恐惧,克服劳累。
和鱼群嬉戏的那一刻,拿到证书的那一刻,她肯定觉得所有付出都有成果,不辜负自己,便是最大的收获。
我无意反对喜欢在公开场合打卡的朋友们。
诚然,这是一种好习惯,一方面可以接受大家的监督,另一方面也会给自己增加成就感,给自己信心。
倘若展现得总是要用力一点,那就真的没有必要了。
网上总是说:你应该不动声色的长大。
这句话听多了,老觉得有些俗气,可是,倒真正想想,如何才为不动声色呢?
忍得孤独与寂寞,忍得酷暑与寒冬,你拿出来的,是完整的,有棱有角的,有头有尾的结果。
祝好。
(图片:cre艺术设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