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到

作者: 落絮无声76 | 来源:发表于2021-02-05 09:11 被阅读0次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年了。

    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各种平时不怎么舍得买的瓜子花生糖果,父亲还会给我们每人几元钱的压岁钱。那是一笔真正属于我们的巨款,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不像姥姥舅舅那些亲戚给的压岁钱,只热乎了一下手,便被母亲要走了,说是小孩子拿钱容易丢。

    除夕晚上,母亲就像会变魔法似的,会炖上两大碗一年到头都难得见到的鸡和鱼,再炒上两个青菜,不外乎白菜萝卜土豆之类的冬天特有的蔬菜。然后我们一家人围着饭桌,边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边看着电视等着春节晚会。

    父亲会喝一点白酒,我们小孩子就喝从小卖部里买来的葡萄汁之类的果汁,吃得香喝得甜。开始都不怎么有时间说话,呼噜呼噜一顿之后,肚子里舒服了,便开始跟父亲频频碰杯,姊妹之间互相说着一学期来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说到开心处乐地抚掌大笑。

    父母总是微笑着慈爱地看着我们几个,旁边小火炉里的干柴烧得劈啪作响,屋子里暖洋洋的,平凡人家的幸福在欢声笑语中慢慢升腾着……

    除夕晚上,电视我们可以想看到几点就到几点。一家人看完春节晚会,父母便去睡觉了,我们几个窝在被窝里,等着看春节晚会以后放的老电影。

    有的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我大多会等到电影放完,等我睡觉时,父母已经起床了,这时村里村外已经或远或近得响起了断断续续的鞭炮声。

    我在遥远的鞭炮声中进入了梦乡,即使在梦中,父母轻手轻脚走路的声音,拿东西发出的轻微的动静,以及互相之间低声的呢喃,都跟我的梦境融为了一体。这一切,仿佛催眠曲,使我睡得更加安心踏实。

    大约六点多,父母叫我们起来吃水饺,过新年。眼睛还没睁开,耳朵便先醒来了,外边鞭炮轰鸣,如在耳边炸响,一浪接着一浪,好像整个村庄都钻进了巨大的爆竹里,只听这鞭炮声,便感觉热闹极了。

    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郑重的问父母“过年好”,父母也郑重的回一声“过年好”,然后分给我们每人几元钱的压岁钱,然后开始围着饭桌坐好,等父亲去院子里放完鞭炮,一家人开始吃水饺。

    一般等水饺吃完后,收拾了桌子摆上瓜子花生糖果,才将院子里的大门打开,等着拜年的上门,有时有些关系非常亲近又比较心急的,还没等水饺吃完呢,便砰砰得在外边锤门了。

    母亲赶紧放下饭碗,跑去开了门,跟那些大娘婶子们嬉闹着走进屋里,少不了我们先问了过年好,然后胡乱应付几口也就不吃了。

    母亲麻利地收拾了桌子,并不让我们帮忙,说是大年初一不能让孩子干活,好像是如果初一我们干了活,成年后会是操心劳碌的命。

    我们家在村里辈分几乎最低,所以吃过饭,父母就跟大娘婶子们一块去村里给各家各户拜年去了。我很小的时候不懂事,还跟着出去拜过几次年,大了些就不愿意出去了。在村里,女孩可以不用出去拜年,但男孩子是要出去拜年的,弟弟年龄小,也便由着他在家了。

    父母一走,我们便又重新钻进被窝补觉,一直到半上午被父母他们那些人拜完年回来的嘻嘻哈哈的说笑声吵醒,然后爬起来出去找村里的同学玩耍。年初一这天,就是一个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初二会跟着父母去姥姥家,其他几天基本就是在家伺候来串门的亲戚,每天家里都是你来我往,忙忙碌碌,热热闹闹,年味十足。

    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过年一直是这般热闹的。

    结婚后,第一年去婆婆家过年,看着相对陌生的地方,忍不住想起在娘家我们一家人的欢笑热闹,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当然,我赶紧偷偷擦掉了。

    虽然两家离着只有几十里远,但每家的习惯总会多少有些差异。婆婆是个操心的人,除夕年夜饭准备好后,男人们在喝酒,婆婆依旧会在厨房忙活好长时间,叫她出来吃饭,总说又不喝酒,让我们先吃着。我又想起在娘家,饭菜准备好后,一家人都坐下才开始这顿团圆饭,缺一不可。

    吃完饭收拾了桌子,看春节晚会时,婆婆照样一头扎进厨房,考虑第二天或者第三天需要准备的东西。孩子们有的干脆直接回屋睡觉了,看不了多少时间,便没几个人坚守在电视机前了。往往十点多,便都无聊的回去睡觉了,更让我觉得还是在娘家的时候,过年的气氛更浓郁一些。

    后来,我便也慢慢习惯了。

    大嫂是个勤快能干的人,每年的除夕上午,都是她调好白菜肉馅,和好面,我擀皮,她包饺子。那饺子包得又快又好,几个指头就那么灵活地一捏,一个鼓着大肚子,模样又好看又勾人食欲的水饺便排在了盖垫上。

    有时我跟侄女两个人擀皮,都供不上大嫂一个人包,我调侃侄女:你没得到你妈的真传啊。这水饺一包,基本就是一上午,可以一直吃到初三左右。

    中午煮饺子吃了以后,家里的男人们就要带上鞭炮准备去给祖宗上坟了。坟地在村子的哪个位置我还真不知道,只听到断断续续的鞭炮声,好像离的不是很近。现在都有车,一般就是开车去,以前条件没有这么好的时候,大多是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挂着食盒。

    去上坟准备的菜一般有芹菜鱼肉什么的,都是婆婆准备,我也不懂这个。儿子也被叫着相跟着去上坟,但他从小就害怕鞭炮炸响的声音,所以即使勉强去了,也是躲在车里不敢下去,到现在都还经常被他哥哥姐姐一顿调侃。

    上坟回来,就开始忙活着贴对联,贴过门钱,家家户户门前可是热闹。有踩着凳子贴的,有离得稍远一些,看看是不是歪斜的,然后吆喝着,向左一点,向右一点,哎,好了!

    贴好后,站在门前倒背着手严肃的欣赏一番,好像是面对什么大家的作品。然后再去邻居门前转一转,觉得还是自家的最好,这项任务便圆满完成了。

    除夕傍晚出来溜达一趟,整个村里都弥漫着浓浓的节日喜庆气氛。家家户户门上红彤彤的对联,随风起舞的五颜六色的过门钱,响起的零星的鞭炮声,还有的小孩子在街上一边走一边甩着小鞭炮,手甩向哪甩,哪里便会发出啪的一声,一切都让人感到年真地来到了。

    现在手机电脑的都这么普遍,晚上的春节晚会看得更少了。孩子们吃过年夜饭,就聚到一个房间里,聊天玩游戏,没有一个在看的,我一般也就看到十点多,直接上床睡觉,第二天还要早起拜年。

    初一早上一起床,先给公婆拜年,再给大哥大嫂拜年。

    吃过饺子,等叔叔家的两兄弟来到,我们便一块去村里拜年。公婆的辈分很低,所以在村里需要去拜年的人家很多。叔叔家的一个兄弟在村里住,都是他领着我们,这是谁家,那是谁家,进门前都会跟我们说怎么称呼,是大娘还是婶子,便赶紧进去问过年好,问完就走,再去下一家。

    在胡同里绕来绕去,都不知道拜了多少家。七点左右出门,等拜完了年,就快十点了。开始的几年我出去拜年还穿高跟鞋,那脚简直累惨了,后来学聪明了,只要拜年就穿运动鞋,不管好看不好看的,只要舒服就行。

    拜了这么多年,也记不住具体去过什么人家。下年拜的时候还是全指望叔叔家的兄弟,有时候会觉得拜的人家好像少了一点,兄弟便说,谁谁已经去世了。

    从初二开始,我们便出门的出门,走亲戚的走亲戚。串完门的当天便会回到我们的城市我们自己的家,在老家的年也便算是过完了。在自己家里,朋友同事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天天把酒言欢过年好,几乎一直持续到上班,年这才基本算过完了。

    上班路上,赫然发现,马路两旁的树上,一串串的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又一个新年来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来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aj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