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搞不懂,人给人的评价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譬如我吧,我小时候的优点,长大了就都成了缺点。
例如幼儿园的时候,我爱吃爱睡不爱说话,老师都夸我“乖”,幼学三年,每学期都拿“乘乘宝”奖状。但这一上了小学,全变了样,成了馋懒笨的“典型”,隔三差五被叫家长。
再例如,上学的时候“学习雷锋好榜样”,做好事不留名。长大了成了“多管闲事,自找麻烦”,我又成了“傻”。
以上两条说起来不是事,下面一条直叫我伤心一辈子。上初中的时候,我“开智”了,因为遇上了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同桌。受女同桌的“言传身教”,对她的“耳濡目染”,我也“活泼好动”起来,且频频与其互动。结果落在老师眼里,又成了“调皮捣蛋和早恋”,于是声名浪藉差一点“解甲归田”。
好吧好吧,与女同学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就是“调皮捣蛋和早恋”,那见女的咱就躲、就闭眼好了吧!结果该找对象了,所有的人又说我“太老实,有毛病”。
唉,“大人”对世事的定性太随意,让我等“小人”何所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