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作者: 国振何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1:34 被阅读0次

重读红楼梦赏析贾府楹联

文/何振国

记得刚开始学习写作时,一位文学界的老前辈告知我,不读懂中国的四大名著算不上真正的文人,不读懂红楼梦里的楹联当不了诗人,当年才二十几岁的我,从工厂的图书馆借来红楼梦苦读起来,对书里的生字,生词,对联一一抄写在笔记本上,现在想起当年刻苦读书的我,还真有一份感慨。没有那几年的读书,也就没有今天的写作!几十年过去了,每次或翻开悲金悼玉的《红楼梦》,都会想到这笑中带泪、泪中带笑的人生。万千悲喜,终归一悟。今天,我为大家献上名著里的几付经典楹联。与文友把玩……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年轻时不是太理解这付对联,现在想起,真还觉得是这么回事,世间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曹雪芹用一整本《石头记》告诉我们:世俗之人追求的功名利禄不一定是真,富贵滔天到最后,或许也只是一场空。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儒家讲究入世。要想真正做到洞明世事、人情练达,也很不容易,当做到时,或许在社会这门大学科上,你就是老师。

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洞明世事和人情练达不意味着抛弃良心。若是抛弃了底线,那么再怎么洞若观火,终是如王熙凤一般,落得个凄凄惨惨。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人的一切痛苦都源自欲望。曹雪芹的这幅对联,就说尽了人的痛苦——想回头的时候,已是无路可走了。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横批:孽海情天

好一个孽海情天!感情,是最无法用“公平”二字来形容的了。古往今来,多少痴男怨女,不是我负了你,便是你怨恨我。情不尽,债难还,最终这人世,一腔的泪水都要偿还完了才好。

幽微灵秀地

无可奈何天

在大地上,于人世间,会诞生很多才华横溢、性情剔透的灵秀人儿。 可是由于天意难测,造化弄人,这些才子佳人,会受到如是多的捉弄,居然对面不见,良缘难成,明珠暗投,曲终人散。还有——;

纵有千年铁门槛,

终须一个土馒头。

表意是说,不管你多么富有,到头来,你的归宿仍然只是一座坟墓。其实这副对联再告诉我们要淡泊名利,虽然这一辈子你可能拥有很多,但是终归是化作一把黄土,所以在世要追求的并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享受自我就好《红楼梦》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学的集大成者。写作的人,看红楼梦最好看原著,看电视剧就是看个热闹,曹雪芹继承了我国楹联的优秀传统,自然纯熟地在小说中融合了大量的楹联文化,成为《红楼梦》肌体的组织和细胞,在艺术结构上起着突出主题和人物结构的作用。

前几天,有个文友问我,楹联和对联有什么区别?

我的理解是;楹联用于殿堂,刻在柱子上的,内容限于政论、处世、哲理、家训等。而对联除上述内容外,可涉及各个领域。

对联是楹联的俗称,对联根据不同气氛而做,如:婚联,寿联,新春联等等,不会保留很长时间,而楹联则为旧时贴在庙宇、寺院,殿堂的楹柱上的对联,用对联概括,说明,颂功等作用,质量要求更高,且对扙必须工整,但在律诗中一般具体称为“颔联”、“颈联”等。

律诗中的首联和尾联一般不重视押韵,但不讲对仗的语句不能称为对联。从定义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两者的共同点和区别之处。

我觉得,两者都是讲究对仗(不仅仅“对偶”)的语句;楹联一定是对联,而且现在已泛指对联;基于本义,对联不一定是楹联,因为楹联必须是挂出或贴出的(但现在两者已经通用);诗词中的对仗语句不能称为楹联,只能称为对联。四大名著都有不朽的楹联,只要我们认真的赏读,会学到从别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完稿于2019年3月7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ck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