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校请了外校专家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
不愧是专家,理论水平真高。一件在我们看来不起眼的小事也能说出很多的道理来。又有总结又有提炼,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讲话中,他针对职业院校的发展,尤其是双高计划方面,提出了一个观点:要“没事找事”。
听到他这个词,下面有了一些笑声,他马上解释:这不是贬义词,是褒义词。
由这个小插曲我想到了一些另外的事。
那就是《得到》课程中万维钢老师关于跳出舒适区的概念。
有一个小段子,说是有一位失业人员去应聘,面试官问他有工作经验多少年,他说十年,问他具体技能,结果他却说不出多少。面试官就说他:你不是有十年工作经验,而是把一个经验用了十年。
像这种把一种技能应用了十年的人就是一直未能跳出舒适区。
万维钢老师引用外国研究资料发现:
人要进步,必须不断跳出舒适区。比如你要练跑步,你只能每次都跑500米,所以你就每天跑500米。但这对于自己的耐力作用太小,正确的做法是,在已轻松地能跑500米的基础上要增加距离。
就是让自己没那么舒服。
也就是“没事找事”。
难道一下子增加到5000米吗?显然是不可能,那是会出危险的。
这次疫情,人们在家里呆得时间太长,让很多青年学生的体能下降厉害,不就有学校报出来,上体育课时有学生倒地不起的事例吗?
正确的做法是每次增加15%左右的量。
万维钢老师的课里说:
要想达到高效且训练效果,在训练的时候,训练内容中应该有大约85%是熟悉的,有15%是感到意外的。研究者把这个结论称为“85%规则”,万老师团队干脆就把15.87%叫做“最佳意外率”。
同样,要学习一样新东西,每次学习的量一定是85%熟悉的,15%新增的陌生的,这样,才能平衡自信和畏惧这两种感觉。
所以现在把“跳出舒适区”改了说法了,叫做扩大舒适区。
因为“跳”这个词太猛烈,太义无反顾,有可能悲剧,就比如你在流水线上工作,但你想马上辞职当程序员。在没有上过大学,数学基础又特别差的情况下,这事在短期内基本是不可能的。
正确的做法是业余先补数学,学计算机,慢慢地增加程序员所需要的知识储备,最后转型为程序员。
不管怎么样,一定是稳步推进,慢慢扩大能力范围。
我平时背英语单词也有这个感觉。
因为年龄的问题,我每天只给自己定了20个单词的任务,但既使这20个也是记了忘,忘了记,反复好多次。但我发现,只要当天的20个单词里有多一半是认识的,就感觉还挺好,有信心继续下去,剩下那少数不认识的也没多大的畏难情绪。
如果当天的20个不巧都不认识,那心情可想而知,对自信心的打击是非常厉害的。
而信心,是做成一件事多么重要的因素。
所以,要进步,就不能一直呆在舒适圈里,因为那只是苟且。一定要“没事找事”。但找的这个事陌生成分占比一定不能过大,否则打击了自信,把原来自己舒适圈内熟练的事也做不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