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逢时
――你听说过贷款吗?
――你对贷款的认知是怎样的?
――创业难道不该贷款吗?
今天,来聊聊身边的贷款这种事。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
产生背景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
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
看似蛮好的事情为什么会演变到后来的“大学生无力偿还跳楼自杀”呢?
大学生,当代不当“贷”事态发展
中山大学金融系黄教授表示,从行业角度说,大学生的确属于比较优质的贷款对象。
1、学生个人角度而言, 现在的大学生虚荣心泛滥,高消费,攀比之风比比皆是。但家境有差别呀,不是任何人的钱都够用。而现在人思想超前,觉得可以来个“提前消费”,不管三七二十一,钱先用了再说。
2、贷款的方式而言,大学生只要身份证,学生证,学信网认证,填写几个联系人信息就好。简直方便快捷,不要太好用。
3、就法律知识而言,大学生缺乏这类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自我辨识风险的能力不足,无法分辨正规贷款公司和贷款骗局,容易上当受骗。算不清利息,觉得自己还得上。
4、从心理而言,一次尝到了点甜头,下次还愿意去借。一次两次,像是中了毒一样,停不下来,大学生往往自制力差。
5、贷款公司而言,当初要你的联系人电话干嘛?还不是为了可以吓唬你,你不还钱?打你家人的电话,你怕不怕?当初门槛那么低,不就是因为“好催收”吗。
事实案例
看了以上,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了,接下来讲讲作者碰到的校园贷款案例:
好友小月17年交了同校一个男朋友,并将全部的信任都给了他。他开了两家饰品店,校内创业园的店,小月是副店长。他做为一个男生却常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将小月留在店里看店,管账。小月为了这家店牺牲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直到好多个陌生电话打进来……
是各个贷款平台打来催还钱的电话。小月回去问男朋友是怎么回事,男朋友的回答确是“你别管那么多。”
但三天两头不同的催促电话让小月警觉,她开始问清楚是哪个平台的电话,并将每个APP都下载下来,一个个登录,去查都借了多少钱。结果很残酷,到现在为止,已打电话来催款的总计就有3万。
这样冒用同学的身份证借贷的恶劣事件使小月下狠心打了报警电话……小月的父母最后也知道了这件事。事情发生了,人看看透了,心也伤痕累累。之后小月才发现那前男友在学校向多人也借了合计近3万,也用自己的身份证在各个平台上贷款。
小月用她的一份真心,一笔钱换来了一生难以忘怀的教训。却仍想不通一个人贷那么多钱为了什么。
我们虽然不能改变别人的想法,但我们可以保护好自己。在此给大家一些TIPS,希望对大家有用。
TIPS:
1、不太赞成大学生为了提前消费或者做生意,甚至借钱炒股来贷款。这种贷款不但给自己增加压力,产生违约的话也很容易追溯,得不偿失。
2、网络贷款逾期风险和贷款利率大多没讲清楚。不如先多学点基础金融知识,提高风险意识,培养学生的“财商”。大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消除懵懂的借贷心理,才能理性借贷。
大学生,当代不当“贷”3、就大学生自身而言,为了抑制借贷风险,首先要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将贷款控制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尽量少贷或是不贷。
4、警惕每种贷款,不管是微信贷款还是蚂蚁花呗,留个心眼准没错。
如果觉得还可以,留个脚印再走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