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59629/13ca11be50f6cde8.jpg)
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都会有些难以明言不可控制的压力和情绪,或因感情纠葛,或因工作压力,或因伤春悲秋,不良情绪来得迅猛而激烈,一副攻城掠地战无不胜的样子。虽然传统教育要求我们要隐忍和克制,也许你已经习惯了掩藏和压抑,你误以为这是心胸,是气度,是涵养,其实那些被压抑的负面能量,会化作利刃在你心上到处乱戳,会聚成块垒演变为凶险的癌瘤,会像没有被疏通的洪水一样会迅速聚拢起来,形成更大的洪流,足以将你全部淹没,所以情绪是万万压抑不得的,就像高压蒸汽,一定要给它找一个出口。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9629/2ea7a387a26ffd2f.jpg)
每一种压力都要找到恰当的方式释放,每一种情绪都要有一个合适的宣泄出口,地球的压力会通过火山爆发来释放,金钱的压力会通过破产来惩罚,感情的压力最终会导致分道扬镳,每一个人都渴望能找到一个出口,找到一个发泄机会,循序渐进地释放压力,让人能宣泄阴霾,暂时逃遁,能够为新的岁月轻装上阵,释然前行。这种宣泄的途径统称为“树洞”,让人能够把内心的秘密告诉它,能够对着它宣泄不良情绪,能够释放压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9629/95c94b6f47a3d67f.jpg)
第一次知道“树洞”, 还是在懵懂的儿时,在那个有趣的《皇帝长着驴耳朵》的童话故事里。那个倒霉的国王长了对驴耳朵,而每个理发匠都因忍不住传播这条消息而被砍头。后来有个理发匠在快憋不住时对着大树洞说出了这个秘密。从此这树上的叶子只要放在嘴边吹,就会发出“国王有驴耳朵”的声音。那个时候就在我的心里,埋藏下了一个有趣而奇特的词——树洞。
后来,《花样年华》中,梁朝伟在吴哥窟的废墟中,用泥土将一个荒芜的树洞掩盖,将爱情和记忆尘封在那里,他孤独而落寞的背影,让我心酸凄凉了很久。那时我知道了,每一棵树,那忧虑压抑的深绿色,那树叶的沙沙哭泣声,都是因为他承载了太多的秘密,每个树洞后面都有个伤心人,都有一个悲凉的故事。
但不是每种情绪都能够清晰表达,不是每种挫折都可以叹息诉说,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忠实的倾听者。哪一种朋友才是最忠实的朋友?哪一种方式才能让人畅所欲言?哪一种发泄才能可靠地保守秘密? 渴望找到一个途径, 一个虚拟而又真实可靠的出口,让我倾诉、寄托或是封存内心深处的秘密。
跟知根知底的多年密友分担忧愁不失为上上良策,她熟悉你的一切,能够看到你忽略的东西为你指点迷津,能够面对面地看着你,陪你哭闹给你安慰。但谁又能够保证朋友能够坚持一辈子亲密,谁又能知道你的秘密不会是她炫耀的资本。在网上找一个陌生人,把他当垃圾桶,将自己的烦恼通通抛出去,也许是一个好方法。网上还流行着一个“树洞机器人”的微博,这个“机器人”目前粉丝有3000多人,微博量是10万多,也就是说曾有过10万网友找这个 “树洞”机器人倾吐秘密,并且有无数人对这些秘密品头论足加以点评。把一个抱枕靠垫或鹅毛枕头当作替罪羔羊,扔到地上拳打脚踢,直到羽绒飞扬、遍地鹅毛也在所不惜据说当红影星容祖儿减压的方式就很特别,她会对着马桶大喊,然后就把它们冲到地下。张爱玲,这位写作天才终究难免将写作当成了她的树洞,原本指定销毁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雷峰塔》《易经》和《小团圆》将她种种心路纠结的伤痛历程呈之于众。
什么才是属于我这种平凡人的“树洞”,如何利用“树洞”来逃遁生活中的偶尔小挣扎,如果利用“树洞”来在凡尘迷惘中找回自我,如果利用“树洞”来开始自我救赎的旅程。
我的“树洞”不可能有张爱玲那样文艺,我的故事也不会有她那样惊心动魄,我只能偶尔打开个文档,把自己的烦恼写出来,发泄完后,点彻底删除,权当将这件事情就此了结。我也很难因为情绪不佳而去到莫高窟,最多不过在上下班的路上,找棵偏僻点的小树,抠抠树皮,发点牢骚,权当埋藏秘密。再出格的就是找三、五个朋友喝上一台酒,仅仅喝到微醺那种,然后借酒声音高亢的说说话,趁机任性地发点小酒疯。第二天除了难受的胃和暴痛的头外,所有负面的东西都会消失殆尽。 很多时候,生活以一种高压的姿态,肆意考验着我们脆弱的神经,让我们崩溃或者窒息。人总是要这样不断的埋掉、告别不愉快的过去,然后轻松上路前行。
朋友,你找到发泄情绪的好法子了吗?找到属于你的树洞了吗?如果你已经找到了,恭喜你!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9629/32874480c3d10b7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