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文讲: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话:说出来的能表达思想感情的声音,亦指把这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文字;
说:用话来表达意思;
多:数量大,与“少”相对
不:否定;
如:比得上,及;
少:数量小的,与“多”相对;
惟:想,思考;
其:那里面的,其中;
是:对的,正确的;
惟其是:什么是对的,什么事不对,在这里意思是说思考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不要乱说话。
勿:不要;佞:善辩,巧言谄媚;巧:用来形容语言的时候是:虚伪,”花言巧语“
奸:阴险,虚伪,狡诈;
巧:形容语言是特指虚伪;
语:语言,说的话;
秽:肮脏;
污:肮脏,不干净,这里跟”秽“是同一个意思,但是两者形容的东西一样,秽是指荒废了很长时间的东西而产生的肮脏的东西,而”污“主要是指跟水有关的,比如被弄脏的水会称为污水;
秽污:就是各种各样脏东西合在一起,表示各种肮脏;
词:言辞,话语;
市:买卖之所;
井:人口聚居的地方;
气:人的精神状态;
市井气:俗气,无秩序感,无赖的样子。
切:一定要;
戒:革除不良嗜好;
之:代词,在这里代指的是"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
这句话字面意思是说:话多不如话少,言多必失吗,也容易露怯,你的短板就会表露出来。说话前要思考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说的话不要阴阳怪气,虚情假意;
在弟子规中这句话的上文是“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讲的是说话要优先考虑诚信,这段话则是讲言谈的其他注意规则。
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是很重要的,曾仕强先生在说到:有些时候不是我们不讲实话,甚至有人觉得这是谎话,其实不是,中国人在不同的场合会讲不同的妥当话。”
曾先生所说妥当话其实就是经过思考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去讲的话,过多的话不要讲,话讲多了其实没什么好处,因为言者无心,听着有意,你本来没有的想法,听的人会想的比你多。这是说话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有些形式的言语是不能讲的,也是言语中的毛病,这句话中列举了三种,既: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
奸巧语就是巧言令色,献媚谄媚的语言;秽污词就是脏话,有很多人就养成脏话的口头禅,这是很不好的;市井气就是不讲理,耍无赖的说话方式。
这几种言语形式实际上跟人的生活习惯和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但作为一名弟子,是读书人,也是做学问的人,这些言语形式是非常不适合的,所以不管是不是以前养成的习惯,成为弟子之后,务必要戒掉的。
尤其是我们在年纪轻的时候,很容易被别人的说话习惯影响到,而这些习惯是会切切实实的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很多方面。
我的一个朋友,现在是一家公司的创办人和负责人,现在说话言谈举止方面都特别的注重,但他之前基本上就是满口脏话,口头禅很多,还特别喜欢跟人打岔,强词夺理,争口头上的胜利。自从他自己开始经商,他说话的这些毛病也确实影响了很多工作方面的合作,别人会觉得这样的人轻浮,不可靠。后来他慢慢的意识到这一点,才做了改变。如果他能在早些的时候改掉这些毛病,他的工作也许会顺利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