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水浒传》读书笔记
《水浒传》——洪太尉真的误走了妖魔吗?

《水浒传》——洪太尉真的误走了妖魔吗?

作者: 一片茗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21:37 被阅读0次

这段书的回目名就很有意思,张天师是江湖中人,却制止了瘟疫的蔓延。洪太尉是朝廷中人,本应维护社会稳定的人,却放走了妖魔。(回目名: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再看这个“误”字,作者明明写的是“误走妖魔”。可文章中大段大段写着,要放走妖魔是有多么的难。

书中是这样描述镇压着魔王的伏魔殿:“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槅子,门上使着胳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重重迭迭使着朱印……”。

这重重封皮是从大唐洞玄国师开始封魔王在此,每经一代天师,便添一道封皮,子子孙孙不得妄开,锁用铜汁浇灌,可见道观的重视程度。

真人一再阻拦不能擅开,洪太尉一再要打开伏魔殿。作者为什么写洪太尉不守规矩打开了伏魔殿,而不是别人呢?

洪太尉比旁人多了一样东西——权力,一个人一旦拥有了不受约束的权力,也就拥有了超乎常人的能量,他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很多坏事了。

太尉此次来龙虎山代表的是朝廷,因此,他的品性就代表着朝廷的品性,而朝廷的品性也就是权力的品性。

这个品性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是不要脸。

如果是普通人,到人家去做客,好意思开口说,要打开殿门看看嘛?若是提了这样的要求,可能会被赶出去。但太尉好意思开口,这个人不但不能赶,还得好言相劝。

人一旦拥有了绝对权力,那就可以绝对不要脸。绝对权力的逻辑是,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既然都是我的,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第二,不讲逻辑。

太尉对真人说,“你且开门来,我看魔王甚么模样。”真人回说绝不能开,太尉又说,“你们假称锁镇魔王,我不信魔王在内。快快与我打开,我看魔王如何。”一边说不信,一边又要看魔王。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权力的力量,权力的逻辑跟正常的逻辑是俩码事,一般人相信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可权力不需要,拥有了权力,就可以畅通无阻。

读到这段,让我想起了《陈情令》里血洗不夜天那一段,金光善就是用这套逻辑陷害魏无羡的。

第三,任性

书中真人三番五次的请求、阻挠、劝阻,不要打开伏魔殿,但太尉像个小孩子一样,就是不依。他一定要打开大殿,掘开石板,一探究竟。

第四,仗势欺人

遇到道士们的阻拦,他出口威胁,罗织罪名。一会儿说他们蛊惑人心,妄生怪事。一会儿说道士们阻挡宣召、违别圣旨,要把他们的度牒追了,刺配远恶军州受苦。

这个太尉信口拈来就是个罪名,可见这事儿是做惯了的。那有多少罪犯是这样被诬陷出来的呢?

在石板下镇的真的是魔王吗?真人对太尉说,这一个伏魔殿里面,锁镇着36员天罡星,72座地煞星,一共是108个魔君。

这就是后面小说里的108将,那他们是怎么被放到人间的,去杀人放火,为祸人间的呢?是洪太尉、是朝廷、是权力。

施耐庵是要告诉我们,有一群英雄好汉,在朝廷上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不能安身立命,最后不得不上梁山落草为寇。

参考书目:

《金圣叹评水浒》

《鲍鹏山讲水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水浒传》——洪太尉真的误走了妖魔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kg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