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焦虑背后的时间观
就我自身而言,我的时间观还不够稳定
六种不同的时间观
1、过去积极时间观
会关注过去美好的事情,喜欢保存过去的照片、相册。
2、过去消极时间观
后悔感较多,总是想当年要是这么做就好了。总是有着各种的不满意。
3、享乐时间观
比较关注时下的感官刺激,认为开心才最重要。
4、宿命时间观
也是活在当下,但看轻努力的价值,认为努力并不能给生活带来太多的作用,环境已经做出了决定,生活什么就接受什么。
5、未来导向时间观
比较关注未来和计划,喜欢提前做计划,并且相信自己可以做成自己计划的事,讨厌拖延,会延时满足。
6、超越未来导向时间观
考虑今生的努力对来生的作用,多产生于宗教人士之中。
专门为未来而活的人更容易陷入焦虑。耐心和容忍度会比较低,整个人很紧绷,自我状态不佳。
过度享乐当下,可能会在未来感到遗憾,会空虚。
最理想的时间观:能够积极地回忆和看待过去,有适度的未来时间观导向,有适度的享受当下的时间观导向—生活在这种状态的人,也最不容易焦虑。
要平衡时间观行为配比:
1、把玩乐时间和心流时间放进自己的时间表里。这段时间是充电时间,会提高自身能量。心流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最优体验。心流活动要有一定挑战性(剧本杀可以的)
2、简化目标。把综合目标简化拆分为成行动清单,每天行动,让每天的积累成为习惯,让目标变得接地气,可以量化,让自己有一种掌控感。
3、重视即刻就做的力量
很多人有了想法经常停留在做计划、或者自我谴责、怀疑等情绪里面,这是一种心忙。消耗很大,但对于其实的进度没有太多帮助,反而让自己筋疲力竭。
05 应对焦虑的“故事思维”
把自己的经历放到另一个人身上,跳脱出来看问题。
本质上是通过心理暗示,来塑造自己的内在领导力,积极的面对焦虑和恐惧。
如果深陷焦虑,那就为故事换一个主角,可以换成自己很崇拜、敬重并且认同的人,也可以是一个平凡但不普通的朋友,这些人特点是勇敢、乐观、坚强,他们的优秀来自于后天的思考和行为,而不是出身和天赋。
列一个五星名单,这些人是参照坐标系,是不用打招呼的智囊团,要对这些人物足够喜爱、欣赏、想要模仿,能给自己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三个人就够。
演员心态:当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那就用演员心态,不论当下有多糟,演完了就过去了,不陷入消极情绪,让情绪和事件分离。
导演心态:当自己有选择,能够有所行动的时候。
积极积累故事资源,去观察不同人生的故事,就会发现自己并不是唯一焦虑的人,也不是唯一遇到调整的人。传记是很好积累素材的宝库,看看成功的人如何应对挑战挫折,是如何应对人生抉择的,为自己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