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湾居住的人口虽不算多,年逾90岁的老人却有十几个。这其中,村西头住着的梁老太太年龄最大,去年已满97岁。
村委会在前几年出台了一项奖励政策:哪家的老人活到100岁,便颁发百岁高寿奖。
梁老太太对这个无数人梦寐以求想获得的殊荣,心里却看得十分淡然。
老太太一生好强,虽然生活经历过数不尽的艰辛,她硬是凭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和老伴含辛茹苦,养大了六个儿女。
如今,儿女们成家立业后,各自又孕育了许许多多后辈。随着岁月的增加,现如今,梁老太太已是人生大赢家,成了村中极少数五世同堂的老人。
算下来,老太太的儿孙辈已超过百人。
老太太一生性格开朗,尤为喜好热闹。年轻时,只要村中哪家有红白喜事,她便会第一时间赶去帮忙。
干活的间隙,她总爱往人多的地方扎堆,东家长西家短,同大姑娘小媳妇说笑嘻闹。
她还十分关注主人家喜事办得风不风光,排场大不大。倘若这家人门庭冷落,亲朋族友来的不是挺多,她就会打心底替主人遗憾。
“人活一世,不就图个热闹快活么。”
这句话,成了老太太一生的“口头禅”。
令后辈们欣慰的是,老太太如此高龄,竟然耳不聋眼不花。除了背脊稍显佝偻外,岁月的无情,并没给老人带来病痛折磨。
自老伴十多年前病逝后,老太太就搬到了三儿子家,与他们两口子居住在一起。
三儿子以前一直在外地建筑队干架子工,有一次在五楼外架上竖钢管时,不留神摔了下去……
坐在轮椅上的三儿行动不便,好在媳妇金菊贤惠,将老太太母子俩照顾得无微不至。衣食起居面面俱到,话语间也不曾有过丝毫怨言。
虽如此,老太太还是显得落寞。一生喜欢热闹风光的老人,突然间闲静下来,让她感到生活中少了原有的乐趣。
天气晴好时,老太太便拄着拐杖,颤悠着独自来到家门前的白河边。在河滩大石头上,一坐就是大半天,呆愣愣盯着远山眺望,也不知心里究竟在想啥。
有一段时间,老太太患上了失眠症,常常大半夜都睡不踏实。媳妇金菊问询后,特地去镇医院买了“安定”片,回家后放在老人的床头柜上。
自此,老人每晚睡前服下一片后,睡眠不好的症状慢慢改善了。
去年除夕,儿孙好几十人,从天南海北赶回白河湾。也许是后辈们觉得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说不定哪天就会驾鹤西去。
也不知具体是谁牵的头,一通电话邀约,几十人便第一次如此齐整,匆匆赶回老家过年来了。
当晚,老三家的厅堂里人头攒动,男女老少欢聚一堂。
有好多年没有经历如此热闹的场景了,梁老太太激动得眼泛泪花,瞧着一大群闹哄哄的儿孙,高兴得合不拢嘴来。
闹哄一番后,儿孙们依次上前,向老太太磕头拜年。众人嘴中说出的祝福话惊人一致:祝愿老太太活过100岁,拿到村里第一个百岁高寿奖。
接下来,众人又问到老人的心愿。老太太想都没想,脱口道:“你们晓得我老婆子,一辈子爱热闹。等我死后……我希望……你们能赶回来……”
“您的这个心愿还不容易吗?现在交通方便,回来还不是分分钟钟的事?”在市里开公司的大孙子一脸不屑。
“你爷爷那年死了,你不是生意太忙……没赶回来吗……”
老太太不满的回了一句,众人不接话了。
虽然话赶话闹了点不愉快,半夜后众人兴致丝毫未减,耍牌的、唠家常话的、吹牛侃大山的……
凌晨时分,老太太对媳妇说,感觉头有点疼,金菊便扶了老人去房间躺下。直到看见老人睡踏实后,她才关好房门,回到外屋厅堂里。
天蒙蒙亮时,金菊习惯性去老人房间查看,刚推开门,一声惊叫便传到外厅众人的耳膜里!
众人慌忙起身,争先恐后挤到老人房门边,眼前的场景触目惊心:躺在床上的老太太,不知何时,竟穿好了金菊前些年请人做好的寿衣,嘴角露出满足的笑意,直挺挺驾鹤西去……
众人发现,此时的床头柜上,瓶子里剩下的半瓶药片空空如也!
见此情景,有人开始大声哭叫起来……
一辈子爱热闹风光的梁老太太,心里的愿望终于实现。只不过,白河湾村第一个百岁高寿奖,她的儿孙永远拿不到了。
(此系列作品为原创首发,如有平台转载、引用,请联系简书并知会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