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谈心理|清明节到了,聊聊死亡
“如果死后所有人与所有人相见那么死亡还有什么魅力可言”—陈粒《不灭》
死亡与家庭
先讲一个鸡汤,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去求助佛陀复活她的孩子。佛陀知道她心思紊乱,便答应救活她的儿子,但要她先到村子里,去找从未有亲人去世的人家要一些芥子来。她心想有救活儿子的希望,一下子兴奋起来,就挨家挨户的问。每户人家都很乐意帮助她,但她就是找不到一户从没有亲人去世过的人家。天色渐渐向晚时,她才明白不只她有亲人过世,而且,她也知道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还多。她的态度因此变了,也明白佛陀已经教导她最珍贵的道理:有生就有死。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一件事。所以有人建议,家里应该养一些宠物,因为宠物的寿命远远短于人,所以借此可以尽早让孩子明白死亡的存在,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认识死亡。
但是很多家庭是避讳谈论死者和自己的死亡的,这种对于必然到来之事的否认态度,其实会让生者更为迷惘。无从知晓死亡之意义,更无从知晓死者对生者的影响。所以很多荒诞诡异的志怪故事才有流传的空间。对于任何人而言,直面死亡这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也会去拜佛,去怀念亲人。给死亡留存一份神秘和敬畏是必要的,因为我们无论有多强大的理智,也难以讲清楚去世的亲人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可以说,死亡在每个人生阶段,都会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告诉给你一些什么。
图为《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可能是给孩子的最好的死亡教育。这里有个非常好的设定,那就是鬼魂的存在主要依赖于生者的回忆,如果没有生者记得死者,那么这个死者的灵魂也就不存在了。去世的亲人会在这个家族之中留下印记,如果我们避而不谈,那么总会让子孙辈感到奇怪和压抑,不知道自己的潜能和传承来自何处。
死亡与爱
性与爱总是与生死相关,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之事。有人说每一次性的高潮都是一次小小的死亡。而每一次性的行为也可能会孕育新的生命。爱一个人是一件需要豁出自己一部分生命之事。有的人既不敢爱,也不敢恨。对于他人,既不敢给,也不敢拿。既畏生,也惧死。当你的人生卡在某一个阶段时,都是需要重新思索死亡议题的契机。
爱当中不仅仅有着治愈的希望,更潜藏着毁灭与死亡的风险。就如同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写到,忠孝仁义之中也隐藏着更深沉的恶意,字里行间也可以读出吃人二字。虽然童年和家庭教育方式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我们终将要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在这个过程之中,难免有些价值观上的取舍。我们是三种欲望构成的,父亲的欲望,母亲的欲望,自己的欲望。这三种欲望如果协调一致,那是人生大幸。如果不一致,容易陷入永恒的内耗之中。
图为电影《黑天鹅》,母亲强势、保护欲过剩的态度,是女儿所有分裂与妄想的根源。
死亡与人生意义
佛教当中有很多关于死亡的修炼法门,“观想自身如坟场”。明白自己每时每刻都在生生灭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弗洛伊德说,抑郁是一种无法哀悼的状态。如果我们无法哀伤往事,无法接受自己的局限和不完美。就容易陷入虚无与无意义之中。
正是因为有死亡的提醒,意义感才显得更尤为重要。如果你不知道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记得要回头看看往事,想想自己为什么走到了今天,走到了这个位置上。
图为《心理游戏》,男主人公面临中年危机,自己也到了父亲跳楼自杀的年龄。他总是被父亲跳楼这一往事所困,而他的弟弟送给了他一个“生日礼物”,一个奇妙诡异之旅就此展开……
死亡与觉醒体验
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中说,想要过上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对他人充满悲悯,对周围的一切心怀挚爱,唯一的途径正是去觉知,觉知当下所经历的一切都会随风消逝。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而每一次放弃都使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短暂。
从生的角度看,自己每句话都充满着目的性,都想追名逐利,去面向未来。这样难免会困扰于一切可得与不可得。从死的角度看,自己的每句话都算是遗言,都在向这个世界告别,这么想的话,突然有些释然和坦然。人活一世,不应该作为基因传播所利用的终有一死的工具,也不应作为消费与金钱名利的奴隶。那么,还是多说点对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感悟吧。我们能有的也仅仅是经历而已。
直面讨论死亡是让人如此的焦虑,却可以极大的丰富自己心灵的深度。叔本华曾说过,唯一可接受的自杀方法是自行饿死。其原因在于,只有饿死是个缓慢而持久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你想明白了不想死了,随时可以停下来。在生活中,对死亡的认识或许是某一瞬间的体验。但某一个觉醒瞬间却可以如此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愿看到这篇文字的你,可以汲汲于生,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图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死亡与孤独虎视眈眈时,你会想要怎样的人生呢?
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
长谈心理工作室
提供平价心理服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