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子-因循

作者: 孟浪之言 | 来源:发表于2017-07-28 15:29 被阅读34次
    “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

    慎子名到,先秦诸子,法家“势”派。学说源自黄老之学,带有道家的色彩。与同为法家的商鞅和申不害不同,慎到在战国政治上无所做为,一生主要在稷下讲学。慎到在稷下讲学,颇有声望,得到齐王的赏识。史记载:“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著十二论,环渊著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慎到的著作在历史流传中多有遗佚。史记在慎到著十二论,但经过清末以及民国的一批学者的整理校正,流传下来的《慎子》一书也仅有七篇,且这七篇也多有不全。因循篇的篇幅,只有上面短短的一段话。想来原本应当不止如此。文章虽短,思想却也完整。而且这个思想颇有意思,置之于今,似乎也挺有用处。

    文中“因”可做顺从解,“化”可做违背解。译文如下:

    “顺应天道强大,违背天道衰弱。顺应天道,便是顺应人的本性。人没有不为自己的,违背这个本性使人为‘我’,那么任何人都不会被‘我’所用。所以,过去的圣王,不会以不接受俸禄的人做为臣子;对于所给的俸禄不多的人,不会和他商量重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那就不要使用。因此,要利用人们‘为己’的本性,而不是另他人为了‘我’,那么天下的人都可有被使用。这就是所谓的顺应人之本性。”

    上面的译文读起来有点儿拗口。但依我的观点,文言文注释是必要的,但翻译却不必要。翻译了就失去了本身的味道,缺乏原有的文学魅力和精神感染力。慎子在“因循”提出了一个“人莫不自为”的观点,意思是人都有“为己”的本性。只有利用人们的这种本性,才能使他人为己所用。因此,与其说慎子在讲什么哲学道理,不如说他在讲述领导者如何驾驭下属员工。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这点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不同的人,对于什么是“利”,什么是“害”的观点是不同,这也决定了同一本性下的人的行为的不同。对于那些为国捐躯的人来说,国家的“利”便是他们的“利”,自己的生命在国家的利面前却显得微不足道。只能说,那些为道义牺牲的人,他们的精神境界比较高。对于他们,“利害”的关系不仅仅局限自己一人,还包括了他人和整个国家民族。他人的利益也是自我利益的一部分。

    慎到有一点未明晰,那就是把“人莫不自为”,的“自为”狭隘的局限在了物质利益的满足上,而人的利益组成不仅仅只有物质利益,也包含了精神利益。物质满足和精神满足对于一个人来说同样重要,对某些人可能物质大于精神,但对于另一些人有可能是精神大于物质。慎子以人对于“禄”的程度判断是否实现了“自为”,这是不全面的。一个人或许可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或者是实现自己的一个理想而不问报酬接受成为君王的臣子。比如百里奚、晏子等人位及宰相,却无重金之家。

    这样一种对于人的本性的说法,似乎带有很重的功利主义的味道。其实不然。倘若,把这种本性局限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自然是功利的。因为“利害”关系,只出于自己一人,就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人,是切切实实的存在的!但是,倘若“利害”关系,不局限于一个人,那这种本性不仅不是功利的,而且是极为道德的。将“利害”关系建立在国家的基础山,这样的本性,就会使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当然,倘若这是一种本性,那就不要试图违背它,因为本性是不可违背的。如果有人说他可以违背本性,那么这个人违背本性的本身就是本性的体现。因为违背能给他带来的满足感超过了不违背的满足感,而这恰恰就是本性。

    “趋利避害”几乎是一种生物的共有本性,只要是生命,就会有这样的本性,无论是动物、或者植物。但人与它们的区别是,人的“利害”关系不仅仅局限于自己这样一个个体身上,而是可以集中在众多人身上,也就是说人是有道德的,但动物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大可以骂那些以个人利益为利益标准的人是“畜生”,因为他们确实只是长着人脸的哺乳动物,只不过混在人群中罢了。

    慎到说,什么样的人可用呢?那些不接受俸禄的人不可用,那些俸禄低的人不可以委以重任。利用一个人,首先就是明白对于这个人而言,什么是“利”,什么是“害”,以其“利害关系”实现“自为”,而后可用。对于一个君王如何识别他人“利害关系”,实现“自为”,慎子的“势”是算是一种方法,但不在本篇范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慎子-因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tflxtx.html